故宫鼻祖在凤阳,明中都城比紫禁城早37年

2020-11-24 22:28:41 作者: 故宫鼻祖在凤

一直喜欢中国古建筑,尤其喜欢对于历史古城的探索。在追溯了国内几座关于故宫的历史遗迹后,终于走进凤阳,去探秘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故宫鼻祖——明中都。

于是,在博物馆袁老师的指引下,穿越历史上最早的长安街,在雨雪中,来到了午门城墙下——经过650余年的风雨侵蚀,城墙保存如此完好令人惊讶。袁老师说,午门一带几年前有过修缮,明中都皇故城遗址公园余下的大块面积都有待进一步发掘、保护。她指着城墙下的一排平房说,北京故宫的文物考古人员与凤阳明中都遗址的有关人员,在加紧有关的研究。

漫步在古城墙下,当年的辉煌建设与宏伟建筑,虽历经650多年的风雨,仍不失庄严与宏大。气质非凡的袁老师大学毕业后就投入到这座城的挖掘探索研究之中,将自己最美好的时光对赋予了这座城。午门城墙上依稀可见维护的搭建与“防护板”,袁媛介绍说:“这里之前有原住民800多户,遗址上还有许多的养猪场和不少垃圾,经过我们不断地按照维护规划有计划的进行清理、整治,可以看到护城河的水经过治理已经变清了,地变绿了,尤其是古城墙下那一望无尽的月季花变红了。”

我查了一下有关资料,凤阳博物馆馆长唐更生有过这样一段描述: “明中都是明代第一个都城,其规划遵循《周礼·考工记》中的王城建制,上承唐宋,下启明清,是历代都城建筑史上的杰作,也是后来南京故宫和北京紫禁城的建设蓝图。此外,我们的明城墙保存完整,完全由城砖垒砌,中间不带夯土,且是国内现存唯一的内城宫城墙。”。

袁老师告诉我,明中都皇故城遗址公园中留存最完整的一段城墙呈L型,全长1138米,高10.25米,宽8.6米。据遗址公园项目部消息,这一段L型城墙,如今正作为“中国明清城墙”拓展项目,与南京、西安、荆州等12座城市“集体打包”共同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明中都皇故城遗址公园有望成为滁州首个世界文化遗产。

对于明中都城,国内许多人大都还不十分了解。它曾是朱元璋所建都城的内城,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68年明朝建立,同年明军北伐,占领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过对南京、关中、洛阳、开封、北平,建都利弊分析,明太祖认为南京离中原太远,难于控制全国;中原又民生凋弊,物力和人力均依靠江南。于是在洪武二年九月下诏选择在临濠(今凤阳)建设中都城,"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 中都的营建工程由李善长主持,洪武三年动土启造,开始营建皇城。至洪武六年,皇城及禁垣的城墙和基础基本建成,中都外城也已筑成。洪武八年,由于中都营建工程浩大,为赶工期,工匠们被严重压迫,他们作为弱势群体,不敢正面反抗,于是就在宫殿下了厌胜之术(厌胜即是一种恶毒的诅咒)以宣泄自己内心的不满与愤怒。朱元璋视察中都时,发现有工匠在凤阳宫殿下了诅咒,朱元璋勃然大怒,于是将工匠杀的仅存千余人。明太祖在当年四月以"劳费"为由放弃了建都凤阳的计划,但此时中都城已经基本建成,其后不再新建中都的其他建筑,未完成的工程还在继续。此后从洪武八年十月改建中都城附属建筑和修建皇陵,洪武二十六年修筑中都外城城门,至三十年中都营建工作完工。明太祖停建中都后,中都未用作京师,而被定为明朝陪都,皇亲贵戚常在凤阳练兵,并居住在凤阳中都城内的宫殿内。后由于朱棣迁都北京,北京距凤阳遥远,不再像洪武年间那样,常有皇子到中都生活居住,皇城内的宫殿逐渐荒废,但中都城内仍居主了大量居民,同时也驻扎大量军队和官署衙门以守卫和管理中都城。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