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在古代,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谣言”的发展之路让人感慨

2020-11-26 13:45:48 作者: “谣言”在古

所以“风闻奏事”发展到了明朝,几乎已经沦为党争的工具,为了党同伐异,无中生有、造谣中伤的事情屡见不鲜,最后明朝的法律也不得不规定,将“风宪官挟私弹事,有不实者”,按照诬告罪进行惩处。

至此,“谣言”的名声,算是开始“扫地”了,而且越来越不得人心。到了清朝,就有大臣上书,要求朝中禁止“风闻奏事”的制度,可是几经反复都没有成功。

三、统治者对“谣言”系统的利用

明有锦衣卫,清有文字狱,这两样虽然性质不同,但是都多多少少与“风闻奏事”的制度息息相关,而且制造出很多臭名昭著的冤假错案。此时的“谣言”,早已脱离了原本反应“民声”和“民意”的初衷,成了统治阶层压迫和管束臣民的利器,真正变成了官吏和百姓痛恨的“妖言”,那些在先秦时代,曾经非常美好的“民谣”,相当程度上已经变成了无中生有的“造谣”。

清代虽然有臣子多次要求废除“风闻言事”,但清朝的统治者却始终不同意。甚至到了后来还升了级,形成了更为严密的“密折”制度,皇帝派专属人员,下到基层去打探小道消息,然后再通过秘密渠道,通报到皇帝手中,真是把“谣言”的上传做到了极致。

其实清朝的皇帝明白这种变了味道,且没有监督的“风闻言事”制度,会给执政带来诸多“后遗症”,那么他们为何依旧乐此不疲呢?

首先,皇帝们发现,这种方式是驾驭群臣、牵制朝纲的法宝,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了解臣属们平时生活的细微末节,从而判断这些人的品性特点,还有对朝廷的忠诚度。

其次,可以通过制造一些“风闻”的方式,来对朝中不同派别的臣属进行制衡和驾驭,特别是对于牵制“党争”,往往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再有,朝廷可以通过利用“谣言”的方式,调动民间力量,为自己所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案例发生在清末:据记载光绪26年夏秋之际,社会上曾悄然经流传过一些诸如,西洋人挖取小孩眼睛制作“拍花”迷药,还有西洋传教士用法器吸收童男阳精等荒诞离奇的谣言。

开始时,这些传言只是小打小闹,可不久之后,便“日盈于耳”了。其实这些谣言一听就没有什么科学依据,是故意编造出来吓唬人的。但这些谣言却成为了著名的“义和团”运动的导火线之一。

清政府虽然知道这些谣言是谬说,但碍于当时的形势,清廷非常希望有一支民间武装力量来与洋人对抗,于是便放任谣言肆虐,甚至纵容实力薄弱的义和团与装备精良的洋人作对,还派大臣刚毅等人,导演了一出“导拳匪入京”的戏码,妄图“借团灭洋”。

可惜结果不如人意,战争失败后,清廷立刻变了嘴脸,对义和团弃之如敝履,发上谕:“此案初起,义和团为肇祸之由……严行查办,务净根株”。这真是妥妥的卸磨杀驴,彻底将义和团当成了替罪羊,并对义和团进行了血腥无情地剿杀。

想想当年,那些先秦时代在民间被广为传颂的歌谣,再想想那些流传于街头巷尾的诙谐故事,曾几何时,“谣言”的意境之于人们,是一种诗意,也是古代社会中政通人和的向往。可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个曾经带着艺术的美感,以及对生活美好期盼的词语,变成了统治者翻云覆雨的手段,现实生活中令人厌弃和鄙夷的行为。时移世易,沧海桑田,这样简单的一个词汇,背后竟然蕴藏着如此传奇的故事,还有丰富的内涵,不由不令人感慨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