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在古代,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谣言”的发展之路让人感慨

2020-11-26 13:45:48 作者: “谣言”在古

现代人一提到“谣言”这个词,脑海中立刻就闪现出这样的含义: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搞乱社会秩序,特意散播的或无中生有,或歪曲事实的胡言乱语。

“谣言”这个词在现代人看来,是个妥妥的贬义词,就连与它相关的词语也好不到哪儿去。比如:谣言四起、造谣惑众……顶多也就有个“谣言止于智者”,算是意义比较正面积极些。

其实“谣言”这个词,还是很有历史渊源的,并且在最初,这个词也算不上是一个贬义词,那么“谣言”到底经历了啥?竟被岁月洗礼得让人“嗤之以鼻”了呢?咱们今天就来唠唠这个话题。

一、说说“谣言”的来历

南朝字书《玉篇》中,对“谣”有明确的解释,即“徒歌也”,意思是民间流传的歌谣。《孔从子》中写道:古者天子命史采歌谣,以观民风。

意思是古代的天子,让官员收集民间老百姓传唱的歌谣,并以此来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

您可别小瞧这种收集民间歌谣的工作,它可是对中国文学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的,伟大的《诗经》正是由此得来。“谣”这种出于民间,亦诗亦歌的形式,一直到汉朝都是能够登上大雅之堂的,除了文学之外,还对艺术影响颇深。比如汉乐府便是: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

可见这个“谣”,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而且对推动统治者政令的发布和推行,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至于“言”的意思,那就更好理解了,就是说的话。“谣言”组合在一起,最初指的是民间的言论,也可以理解为“民声”或“民意”。

汉朝时,皇帝曾发布“令三公谣言奏事”的旨意,这意思可不是让高官胡说八道,而是让朝廷的官员们,经常将民间老百姓的言论上报皇帝,让“民声”和“民意”可以上达天听,有助于国家调整政策法令,以便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可见在古代,“谣言”并非一个贬义词,“谣言”不仅不令人反感,反而起到了推动国计民生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古代统治者对于“谣言”的态度

既然古代的“谣言”来自民谣和民声,那么内容肯定是不一而同、多种多样的,既有“赫赫明明,王命卿士”的歌功颂德;也有“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的义愤填膺;更会有“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忤逆言论。

而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民间言论,不同的统治者所作出的反应也是不同的。关注民生,通达事理的明君,可能会兼听则明,矫正策略。比如说南北朝时,对于民间言论就采用过“观政听谣,访贤举滞”的政策。

当然,对于昏君来说,即便民怨之声鼎沸,他也可以做到充耳不闻,比如说周代的周厉王,不仅不重视“听谣”,甚至采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高压政策,掩耳盗铃,最终导致了“国人暴动”,自己只能灰溜溜地下台。

要论“谣言”对中国政治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风闻奏事”制度。这个制度的精髓是:举报人可以根据道听途说的传闻进行奏报,可以不实名举报,也可以不提供有关证据。

这种做法起于南北朝,但在唐宋时变得特别风行,唐朝御史弹劾官员,往往是即便有明确的消息来源和佐证,也会“略其姓名,皆云风闻访之”。或许那时的官员觉得,如此行事更能体现自己深入民间,访查民情的工作态度和办事效率,更能够博得皇帝的欢心吧。

到了宋朝,“风闻奏事”得到了宋仁宗的青睐,于是便有了一整套完整的制度体系,来推行这种做法:不问其言所从来,又不责言之必实。若他人言不实,即得诬告及上书诈不实之罪。谏官、御史则虽失实,亦不加罪。

可想见当时言官的权力有多大,言路有多宽。

不过,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样的制度虽然包容,但是却缺乏务实的精神和制约机制。众所周知,缺乏约束的权力,最终失控几乎是必然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