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的一小国,被晋国消灭,诞生了多个成语典故

2020-11-26 20:03:53 作者: 春秋时的一小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宫之奇举了“唇亡齿寒”的道理,这也是唇亡齿寒这一成语典故的历史由来。不过,比较可惜的是,尽管宫之奇这位大臣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但是,虞国的君主不肯听从,便应许晋国借路。宫之奇带领自己的家族离开虞国。晋献公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的冬天,晋国灭掉虢国,虢公丑逃奔周朝都城。晋军返回时,偷袭灭掉虞国,俘虏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作为秦穆姬的陪嫁随员,同时继续保持原先虞国的山川祭祀。

对于晋国大军来说,一举消灭了虢国、虞国这两个诸侯国,这就是荀息“假道伐虢”的计策。《三十六计》第二十四计——假道伐虢,指以借路为名,实际上要侵占该国(或该路)。虢,诸侯国名。也作“假道灭虢”“假途灭虢”。 关于虞国借道帮助晋国灭掉虢国而自己又反遭灭国的故事,《左传》有详细记载,而《史记》采信了《左传》的说法。这个故事就是千古流传的成语“假道灭虢”、“唇齿相依”、“唇亡齿寒”、“辅车相依”的来源。在虞国灭亡之后,虞国的一位大臣被晋国灭亡,此人就是百里奚。

最后,百里奚,姜姓井氏,字子明,春秋虞国(今山西平陆北)人。其早年时于虞国任大夫,虞国灭亡后被晋国俘虏,秦穆公听闻百里奚贤名,便以求婚于晋,晋国将百里奚作为陪嫁臣送给了秦国。百里奚不堪其辱,逃到南阳,被楚人所执以牧牛为生。秦穆公知奚贤,遂以缉拿逃奴为由,用五张羊皮将百里奚赎回,拜为大夫,因号“五羖大夫”。在秦穆公的重用下,百里奚“谋无不当,举必有功”,辅佐秦穆公内修国政,外图霸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一统周朝的西北地区,促进了秦国的崛起。这一时期,后来被秦孝公称之为“甚光美”的时代。

根据史料的记载,百里奚“三置晋国之君”,“救荆州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使秦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为秦国崛起和一统六国奠定了牢固基础,堪称一代名相。对此,在笔者看来,虞国原先拥有宫之奇、百里奚等人才,但是,这些人才没能在虞国真正获得重用,可谓暴殄天物,对于不会识人用人的虞国,被旁边的晋国消灭,也就不难理解了。在虞国灭亡后,晋国占据了虞国的疆域,秦国获得了出自虞国的百里奚,这两个诸侯国的实力都得到了增强,也即成为春秋时期的大国。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