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治世 道家治身 佛家治心

2020-11-27 17:41:59 作者: 儒家治世 道

有人说,中国人很幸福,往往得意的时候是个儒家,失意的时候是个道家,到了绝望的时候就是个佛家。

当一个人在得意或失意时,心中要有一个缓冲地带。得意时,不要“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遍长安花”,当了官还想发财,有了钱就想包二奶。不要认为中国人不信基督教就没有上帝的存在,因为“头上三尺有神灵”。

得意千万不要忘形。失意时,也要想得开,想不通发发牢骚,但后退一步也会有天地宽的感觉。绝望的时候很少,但也总有退路。

得意时儒家

我们要了解传统文化,首先必须要了解儒家的学术思想。“儒”是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人,所以在“人”字旁边加一个需要的“需”字,便成了儒。

当年我读四书五经,都是要背的。小朋友们要放学了,心里高兴,一边嘴里唱着一边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把的。这样读书,心里会记住,一辈子忘不了。想起来的时候心里默念一下,其中的道理就又琢磨了一回。

孔子提倡仁,提倡孝,提倡道德,因为大家都用手段。譬如现代人们流行的一句话,常说“你少用手段”,尤其这六七十年来,每论团体或个人的经验,玩手段的一个比一个高明,谁都玩不过谁,玩到最后还是个笨蛋。

所以还不如规规矩矩、诚恳的好,如果把真正的诚恳当作手段,这个手段还值得玩,这也是最高明的。

只有老实人最可爱,讲道德的人才是最可爱,最后的成功还是属于真诚的人,这是千古不移的道理。

不论你是什么职业、什么地位,只要你做人,都是以此为基本修养的。这是中国的教育根本。《大学》讲,“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如果要问中华民族、中国人一直以来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让我们再重复一句:是为了“做人”,而不是为了“生活”。

我一生亲自看到好几个白手成家发财成巨富的大老板们,死后的状况,儿女们停尸不葬,闹着打官司、争财产,还背地骂爸骂娘的多着呢!因为我看得太多了,更相信孔、孟之教开的药方,是真对症的。

可惜我国我民不肯吃药,所以长在病中,只有莫奈他何之叹了!

失意时道家

中国知识分子或者说读书人,很多不求名不求利,但有道德有学问。我们几千年的历史,到清朝为止二十六部历史,这种人物并不少,都体现了道家文化的影响。这一点同老子《道德经》有绝对的关系。

世界上的人,就是为了名与利。我们仔细研究人生,从哲学的观点看,有时候觉得人生非常可笑,很多非常虚假的东西。

像名叫张三或李四的,只是一个代号,可是他名叫张三以后,你要骂一声“张三混蛋”,那他非要与你打架不可。事实上,那个虚名,与他本身毫不相干,连人的身体也是不相干的,人最后死的时候,身体也不会跟着走啊!

利也同样是假的,不过一般人不了解,只想到没有钱如何吃饭!拿这个理由来孜孜为利。古人有两句名诗:“名利本为浮世重,世间能有几人抛。”名利在世界上是最严重的,世界上能有几个人抛去不顾呢?

道家老子说过,“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这是天地间不易的原理。宇宙万物,不管哪种生物形态,它的生、发、茂、盛,都要归元到本身根本的蕴藏,就像草木一样,要有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就是恢复自己本有的静态生命。

生命的原则若是合乎“动之徐生”,那将很好。任何事情,任何行为,能慢一步蛮好的。我们的寿命,欲想保持长久,就不能过“盈”过“满”。凡事做到九分半就已差不多了。该适可而止,非要百分之百,或者过了头,那么保证你适得其反。

修道有成的人,脑子是非常清明空灵的。如同山谷一样,空空洞洞,到山谷里一叫,就有回声,反应很灵敏。为什么一个有智慧的人反应会那么灵敏?因为他的心境永远保持在空灵无着之中。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