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恒:澶渊之盟后的东北亚丝路

2020-11-27 18:28:27 作者: 王德恒:澶渊

作者:王德恒

公元1004年,宋辽签订“澶渊之盟”后,中原和北部中国保持了120年的和平。契丹贵族利用从宋朝获得的20万匹丝绸活跃了丝路贸易。传统贸易仍然是通过回鹘、波斯等商人,将丝绸销售给他们,换回中亚直到欧洲所生产的产品。当时,斯拉夫民族、中亚、欧洲一直到北非各国都称中国为“契丹”。

值得注意的是:就是从此时开始,丝绸之路的东段真正开始繁荣起来。虽然丝路东段可以上溯到3000年前,但是,作为一条政府参与管理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之路,却是从澶渊之盟开始的。

为了打通这条这条道路,辽圣宗年间,先是以武力征服了没有入籍的散落在这条道路上的生女真各部,这次战争俘获了生女真二十多万人,掠夺牛马猪羊无数。然后,契丹人下大力气修筑了一条从辽上京(赤峰巴林左旗)到滨海的五国部(黑龙江依兰县及周围地区)的御路。这条道路的标准远超过唐朝时修建的到达西域诸国的“天可汗路”。从此,这条道路上不但往来输送商品,也进行了大量的文化交流。这条称为“鹰路”的东北亚丝路上流通的进入东北亚的商品有:丝绸,这是大宗,是辽国输往东北亚各个民族地区各个部落的。另外还有金属制品,以铁制品为主,农具占有大宗。在女真和契丹发生的战争中,夺取铁制农具是战争的重要目的之一。再就是粮食和装饰品日用品等。

而五国部、生女真、熟女真包括今俄罗斯滨海地区的各个部落输出的商品主要是:北珠、生金、海东青、名马、中药材等。

根据《契丹国志》卷22记载,五节度熟女直诸部共有一万余户。皆杂处山林,尤精弋猎。他们不缴纳租税,承担着保卫边疆、出兵征战的义务。除少量的农业之外,“所产人参、白附子、天南星、茯苓、松子、猪苓、白布等物,所系契丹枢密院所营,差契丹或渤海人充节度管押。其地南北七百余里,东西四百余里,西北至东京五百余里。”

这里所说的商品前六项都是中药,“白布”是指当地所产的麻布。当时在女真各部种植麻的技术比较成熟了,炮制的方式是沤泡后,剥下麻皮后再纺织成布。

他们所产的产品由契丹枢密院经营,管理这项事务的人,由契丹人或者渤海人充任。当时,契丹人渤海人中有通汉语、契丹语和女真语乃至五国部和虾夷语(今日本北海道)的人,他们才能促成这种贸易。他们的职务称为“节度管押”。

五节度管押的熟女真地理位置在辽东京(今辽阳市)东南五百余里的地方。

和熟女真不同的生女真的贸易量更大。所谓生女真和熟女真的差别是:熟女真是加入了辽国籍的,由辽政府派人管理;生女真则不是,是散处于北疆各地的。

《三朝北盟会编》卷3载:“(生女真)土多林木,田宜麻谷……不事蚕桑。”

也就是说,他们大多是居住在林木繁盛的地方,靠山而居。能够种植麻谷,但不能植桑养蚕,所需丝绸必须通过交换才能得到。

他们用什么交换呢?同书记载“土产名马、生金、大珠、人参及蜜蜡、细布、松实、白附子。”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用来在丝路上交换的物品和熟女真大有不同,多出了一项是“大珠”。

这里的大珠,就是产于日本海包括鞑靼海峡一带的一种珍珠,通常被称为“北珠”。

这种北珠的需求量很大,宋朝通过辽宋边境的搉场贸易,“倾府库之资”购买,而且辽朝贵族乃至平民也大量需求这种商品。这种商品和人们不断提起的海东青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最近在中亚一直到意大利,都出土了产自中国东北的北珠,应该就是这个时代通过丝绸之路辗转交换过去的。许多人认为,辽的亡国,就是因为逼迫女真捕捉海东青和索要北珠引起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