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战例,可以从侧面证明蒙古人拖尸体的效率有多高。成化十九年七月,鞑靼小王子部3万余进犯,明军万余出击。明蒙双方在夏米庄爆发大战,作战两日一夜,期间战斗颇多反复,双方互有胜负,最终蒙古败退。此役,明军擒敌1人,斩首17级,获马54匹。明军阵亡586人,伤1101人,战马损失1070匹。小王子受挫之后,不甘失败,又进犯马铺山。明军连续出击,数日之内多次击败鞑靼,迫使对方撤退。这一波明军生擒1人,斩首15级,获马18匹。明军死亡2人,负伤224人,损失战马136匹。蒙古输了,结果明军账面损失更大,这是不合理的。可以推测蒙古的实际损失肯定更大,也可见其拖尸体的效率之高。
但最重要的,是因为战略意图的不同导致的作战形式的不同。汉武帝时期对匈奴是战略进攻,明中后期面对蒙古时战略相持/防守。汉武帝时期追求的是歼灭战,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这种作战心态导致的汉军作战特点是胜则大胜,败则大败。胜则斩首几千数万,一旦失败,汉军自己往往也损失惨重。比如元光五年汉军四路出击,结果两路失败,损失过万。太初二年,赵破奴率领两万骑兵出击,全军覆没。最著名的当属李陵,五千步兵就敢孤军深入,以至于遭遇优势敌人,全军覆没。究其原因,也是当时这种鼓励主动出击的风气所致。
中后期的明蒙,双方打的是相持战,这种仗的特点是:麻杆打狼,两头害怕。双方都没有勇气与决心与对方打战略决战,大部分时间都是拉开战线对峙,真正交手往往都是以小队斥候战的模式进行。比如正德御驾亲征那次,明蒙双方十几万大军对峙,最后明军不过斩首16级。即使按照前面分析的,蒙古人有夺回死去同伴尸体的习惯,但是仔细想一想:如果双方按照汉匈漠北决战的对抗强度打,蒙古死伤数万人,蒙古人总也不可能高效到只在战场遗留下16具尸体吧。更别提在这种惨败的局面下,恐怕也没人顾得上这事了。所以只有一种解释:双方主力并未进行战略决战,很可能是以主力对峙,小分队在阵前打斥候战这种模式来战斗的。可参考普瓦提埃之战,当时数万摩尔人从西班牙入侵法国,围攻普瓦提埃。法国统治者查理·马特尔率军增援,摩尔人后撤。在接下来的六天里,摩尔人一路后撤,法国人一路追赶,但双方都没有立即进行战略决战的意图。这一阶段,双方之间的直接冲突以小规模斥候战、散兵战为主。如果不是摩尔人最后下定决心,要跟法国人打一场决战,那么结局很可能就是双方一路斥候战,最后以摩尔人退回穆斯林领地而告终。在以战略进攻为主旋律的汉武帝时期,也出现过万人相持,无果而终的情况。天汉四年,李广利再度率军出征,与单于在余吾水进行了十多天的战斗,双方共投入二十余万人。此次战斗,史书中没有记载具体的伤亡斩首数字,推测可能是相持战,双方主力没有进行类似之前的战略决战。双方主力没有一决雌雄,只是因为另一路公孙敖万余人被左贤王击败,汉军才选择撤退。
这一时期明蒙双方唯一的一次决战是土木堡,儿十万明军惨遭覆灭。但这次战斗,从现有史料来看,也先最开始并没有与明军决战的意图。最开始是典型的相持战,双方几十万大军互相对峙,只有小规模的斥候战发生。如果不是明方昏招迭出,也先实在拒绝不了这送上门的大餐。英宗的这次御驾亲征,大概率会跟明代其余万人规模大战一样,双方对峙半天拉倒,各回各家。这一模式与普瓦提埃之战类似。另外如果对比明代开国与中后期的战略,我们会发现前者具有与汉武帝时期相同的特点。也是胜则大胜,败则大败。这是因为明初对蒙古也是战略进攻态势,明军有决心也有能力跟蒙古进行战略决战。这一时期明军取得的战绩,丝毫不逊于汉武帝时期的汉军。比如蓝玉的捕鱼儿海之战,明军俘虏蒙古王公贵族数千,军士男女七万七千三十七人,马牛羊驼十五六万,果真配得上大捷的称号。原因无他,不过“攻守之势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