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元年(196年)八月,曹操迎汉献帝。辛亥,汉献帝封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庚申,迁都许县。十一月丙戌,汉献帝封曹操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自此之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逐渐消灭了袁术、袁绍、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势力,成为东汉末年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建安十八年(213年),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魏国拥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出入得称警跸,宗庙、祖、腊皆如汉制,国都邺城。在成为魏王之后,曹操距离皇帝的宝座,无疑只有一步之遥了。也即当时的曹操,完全具有称帝的能力。不过,曹操最终没有登基称帝。其中,就孙权这位诸侯,更是主动劝曹操称帝。那么,问题来了,公元219年,孙权曾劝曹操称帝,为何被曹操拒绝呢?
一
首先,《魏略》中记载:孙权上书称臣,称说天命。王以权书示外曰:“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
公元219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对此,曹操和孙权联合,前者抵挡关羽,后者则派遣吕蒙偷袭荆州,斩杀了关羽。在此基础上,曹操上表汉献帝刘协,拜孙权为骠骑将军、荆州牧。孙权遣使入贡,向曹操称臣,并劝曹操取代汉朝自称魏国皇帝。值得注意的是,曹操将孙权来书遍示内外群臣,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曹操手下群臣乘机向曹操劝进。曹操自己还不想废献帝自立,他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也即在公元219年,孙权曾劝曹操称帝,却遭到了曹操的拒绝。对此,在笔者看来,曹操之所以拒绝称帝,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曹操想做周文王,而不是周武王。在商朝末年,周文王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制定天下大计,收服虞国和芮国,攻灭黎国(今山西长治市)、邘国(今河南沁阳市)等国,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建都丰京(今陕西西安市),为周武王伐纣灭商奠定基础。由此,对于曹操来说,他同样为曹魏的正式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甚至可以说为曹丕称帝铺平了道路。
二
因此,曹操的意思就是自己扮演者周文王这样的角色,至少推翻商朝,正式建立周朝的周武王,则交给儿子曹丕来扮演了。既然想做周文王,曹操自然不会走到称帝这一步骤,也即不会消灭东汉王朝,正式建立曹魏。另一方面,曹操之所以想当周文王,而不是周武王,也即其拒绝称帝,显然和他长期是东汉朝廷的臣子,并且不愿意背负骂名存在直接的关系。熹平三年(174年),曹操被举为孝廉,入京都洛阳为郎。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受命与皇甫嵩等人合军进攻颍川的黄巾军,结果大破黄巾军。
中平六年(189年),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京师洛阳(今洛阳东)。曹操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且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对此,在笔者看来,对于年轻时期的曹操,不仅为东汉王朝效力,更是对篡权的董卓深恶痛绝,也即此时的曹操,显然是对汉室忠心耿耿的。只是,在汉室衰微,诸侯割据的环境下,曹操逐渐认识到匡扶汉室难以成功,这才逐渐有了建立曹魏,取代东汉的想法。
三
不过,即便如此,曹操因为长期是东汉朝廷的臣子,显然难以迈开最后一步。换而言之,如果曹操真的走到了最后一步,无疑会遭到天下士人的口诛笔伐。建安五年(200年),刘协不满曹操大权独揽,不甘心作为傀儡,乃暗下衣带诏,令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诛杀曹操。董承遂与左将军刘备、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一起密谋,结果事情败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诛杀。对于曹操来说,还没有称帝的时候,就已经遭到忠于汉室力量的猛烈攻击了。一旦曹操真的登基称帝,势必会引起更大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