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历史其实很简单

2020-11-28 19:16:36 作者: 北宋的历史其

辽国灭亡后,金国看到北宋军事实力如此孱弱,便毅然发动灭宋战争。金国两路大军兵临宋朝首都汴京时,不想当亡国之君,一心想要逃命的宋徽宗在匆忙之中将皇位禅让给自己的儿子赵桓,是为宋钦宗。宋钦宗虽然利用李纲等人暂时挡住了金军的第一次南征,但几个月后,再次南下的金军一举攻破汴京——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历史上称之为“靖康之难”,北宋由此宣告灭亡。

总的来说,北宋是一个经济文化极度繁荣的时代,这和其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是分不开的,毕竟北宋之前的唐末以及五代十国乱世都是因为武将节度使们掌握了军权所造成的,所以北宋的武将地位被压制得特别厉害。与之相对的,便是文人掌权,以至于历史上一直存在“北宋出名相”的说法。

自宋仁宗时期开始,北宋的文官集团大概可以分为改革派和守旧派,改革派有欧阳修、富弼、范仲淹、王安石、吕惠卿、曾布、章惇等人,保守派则有司马光、苏轼、苏辙、文彦博、程颢等人,这两派大臣的对立,也形成了北宋历史上著名的党争。得益于北宋善待文人,所以这两派党争即便再激烈,一般也都不会有性命之虞,最多只是官职被贬——不过地点越贬越往南,从湖北湖南再到广东海南,相当于古代的流放。

从宋仁宗利用范仲淹尝试改革失败,到宋神宗起用王安石变法,再到高太后重用司马光彻底废除变法,又到宋哲宗重用改革派重新变法,最后到宋徽宗手下的“六贼”奸臣打着变法的名义瞎折腾,北宋王朝的改革自救可谓三起三落,最终却还是将自己一步步送进了坟墓。

有意思的是,北宋的党争也意外促成了文化上的繁荣,那些曾经被重用然后又迅速被贬的宋朝文官们(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等)在政治上不能得意时,纷纷寄情于文史创作,从而造就了北宋的文化巅峰。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描述出了经济极度繁荣的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景象,这也让很多历史爱好者对北宋人们的生活充满憧憬,难怪有人曾做过调查——如果能够穿越时空回到历史上的某个朝代,选择人数最多的,便是文化繁荣经济富庶的北宋。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宋史》、《辽史》、《金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