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三个致命缺点刘备都没辙,最终导致自己英年早逝

2020-11-28 20:55:05 作者: 诸葛亮三个致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塑造了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无数光辉灿烂的形象,其中诸葛亮毫无疑问是小说中的第一主角,作者用极其褒义的语言来描绘诸葛亮,使诸葛亮成为忠义、智慧的一代亮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人无完人,诸葛亮不可避免的也有自己的缺点,甚至最终成为自己因年早逝的主因。刘备尽管是中山靖王之后,但是年代久远,已经沦为靠编席为生的底层百姓,没有袁绍四世三公那样显赫的身世,没有曹操那样的家族背景,没有吕布那样的顶级武功,刘备有的最大的财富,只有大街上认识的关羽和张飞。但是,刘备却最终一手创立了蜀国,刘备个人拥有“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远大抱负,同时,刘备求贤若喝、知人善任,手下拥有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五虎上将,更有诸葛亮的誓死辅佐。

一、诸葛亮事必躬亲,不懂放权

诸葛亮个人拥有极高的智慧,但是,无论是作为军事还是一国丞相,诸葛亮事必躬亲,完全不懂放权。刘备都可以将军事权完全交由诸葛亮负责,诸葛亮却丝毫没有意识到应该充分发挥手下武将和文臣的作用。凡事亲力亲为,不放心别人代劳,一个人无论多强,毕竟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干的多、吃的少最终将自己活活累死,就连司马懿都预测到诸葛亮活不久了。

二、诸葛亮过于小心谨慎

作为军事统帅,谨慎固然是好事,但是行军打仗太过于谨慎就会丧失稍纵即逝的战机,诸葛亮谋略过人,但凡事求稳,不肯冒险,在六出祁山的过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但凡因为下雨、粮草不济、失去一定的战略之地,就匆匆撤兵,导致之前的战果转瞬即逝。

魏延献子午谷奇谋,同样是被谨慎的诸葛亮否决。如果魏延率领本部人马从子午谷进入关中,蜀国拿下长安甚至占领关中平原机会非常大。即便子午谷魏国有伏兵,蜀国丧失的也无非是魏延一部3000多人而已,而一旦成功,得到的则是整个关中。

三、诸葛亮不善识人,不擅用人

刘备是个明君,刘备的求贤若喝、知人善任、用人不疑成为他最终称帝建国的法宝,“三顾茅庐”求得诸葛亮、委以重任便是最好的例子。相比于刘备的知人善任,诸葛亮却是另外一个极端,向来事必躬亲,对手下缺乏信任,最终不仅自己失去了生命,也让蜀国国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诸葛亮不善识人、不擅用人,导致蜀国人才断层,以至于后期出现了“蜀国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不利局面。强如关羽、赵云、姜维等文武全才的大将,历练的机会非常少,没有从一个阵前厮杀的大将提升为统领一方的统帅。对比蜀国的五虎上将和魏国的五子良将,蜀国五虎上将最强的关羽镇守荆州,结局是荆州失守、关羽被杀、刘备贸然报仇、病死白帝城,而五子良将之首的张辽,成为对抗东吴的前线统帅,威震逍遥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