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对比管宁对华歆做两件事的不同态度便能发现,管宁对出仕之事是更加拒绝的,这也是他从未为官的主要原因。
客观因素对管宁"出仕"不利
管宁一生中曾拥有那么多次为官的机会,竟然一次都没有做官,其实也离不开一些客观的原因,而其中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管宁身处乱世。但不是常有人说"乱世出英雄"吗?为什么乱世会成为管宁不曾做官的原因呢?
这就要谈到东汉末年的局势了,《三国演义》有一句话:"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东汉末年正处在一个"合久必分"的局势。
东汉末年很多有心称王的人都很注重为自己招揽人才,企图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得更多的地盘,但是他们争夺地盘、守住地盘甚至包括扩大自己的地盘,其实主要都是通过战争的形式。
所以其实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些将士或者是军师,那管宁是这当中的哪类人呢?其实都不是。管宁虽然美名远播,但他因熟读经典诗书,最喜欢且推崇的是"法度礼仪"。
但是"法度礼仪"却是那个时代最不需要的内容,法度礼仪在当时也呈现出落败之势。自己所学并不适宜在当时那个局势发挥,这点别人不清楚,但是管宁却心知肚明。
所以在东汉末年,管宁为逃避战乱跟随朋友到辽东之时,他便开始很积极地向同他一同逃难之人讲解自己所熟知的"法度礼仪",逃难之人也很乐于听他教导,管宁也因此威名远播。
当时的辽东太守公孙度,他有个儿子公孙康本就有称王之心,又听闻管宁博学多才,但是因知晓管宁无视权力与金钱而且他又对管宁心存敬畏,所以不敢直言。公孙康便多次向管宁赠送礼物示好,以委婉表达希望管宁辅佐自己的心思,管宁十分明白公孙康的心思。
但是管宁深知自己所推崇的"法度礼仪"并不适合时局,也知道教人"法度礼仪"是自己推崇所学的唯一途径了。于是便主动向公孙康表明自己不会辅佐之意,从那以后他便一直在辽东从事教化工作,而一做就是30年。
到了公元223年天下初定,魏文帝开始招贤纳士,就有人向魏文帝推荐官宁,魏文帝便亲自驱车前往辽东。而当时公孙康已死,因为他儿子公孙渊年幼,公孙康弟弟公孙恭继承了他的位置,但公孙恭身体极为虚弱,而公孙渊却才智出众,管宁因为担心二人相争会致祸乱,便选择回到中原,魏文帝也没有见到管宁。
等到管宁回到中原后,魏文帝又下召请他做太中大夫被管宁推辞了,魏文帝曹丕死后,魏明帝还下诏征召管宁为光禄勋也被拒绝了,后来魏明帝又多次请管宁为官但都没有成功。
其实魏文帝登基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虽然还是会有一些战争,但是局势已经相对平稳,管宁所推崇的"法度礼仪"相比东汉末年其实有了较多的施展空间,但他为什么一次都没做官,这其实就牵涉到其他的一些客观原因了。
首先是管宁因长期居住在辽东便与公孙氏渊源颇深。管宁生活在辽东之时常常接受公孙氏多人的资助,虽然最后在离开中原之时,管宁将东西悉数归还给了公孙氏,但是也改变不了曾经接受资助的事实,更改变不了他与公孙氏交往甚密的事实。
而之前管宁担心的关于公孙氏祸乱的事情也发生了,公孙渊不仅公然袭夺公孙恭之位,更是僭号称王反叛魏国,最后虽然被司马懿消灭了,但是也不能改变公孙氏反叛的罪名。
管宁自知若是入朝为官,这件事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若让皇帝因这件事而对自己有所忌惮,那自己将会陷入非常地被动的境地甚至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其次是管宁在接到很多做官机会之时,他年事已高。在魏文帝登基后欲封管宁为官时他已经65岁了,魏明帝初次请他为官之时,他已年近70,甚至到最后魏明帝又欲封管宁为官之时他已经去世了。
而年事已高的管宁身体每况愈下,不仅行走不便而且智力衰退,自然是没有精力去做官了,也更没有精力去应对官场上的争斗了。
管宁一生拥有无数的机会做官,但在临死之前他一次也没有做过官,虽然主要是因为他本人无视金钱与权力,但是确实也存在一些客观的因素对他出仕为官非常地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