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当了八年皇帝,60岁时被逼退位,到逝世,又当了九年太上皇,然后丧失了固有的皇位。
唐高祖是在玄武门之变后让坐落次子李世民的。玄武门是太极宫的北正门,禁军地点之地。谁操控了玄武门的禁军,谁就操控了朝廷中枢。尔后唐产生的屡次政变,大多与玄武门有关。
玄武门之变实乃李渊的三个嫡子抢夺皇位承继权的一场宫廷政变。武德九年六月初四,世民伏兵玄武门,射杀亲兄弟,他俩的十个儿子也被杀戮。
尔后,李世民取得了“诸军并受秦王处置”的权利,继而攫取了太子的位置。
在我国传统观念里,皇位承继的原则是比较清晰的,那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唐高祖共有22个儿子,其间4人为太穆皇后窦氏所生,即长子建成,次子世民,三子玄霸,四子元吉。三子早逝,有资历承继皇位的仅有三人。五子智云为万贵妃所生,14岁时被杀。即或在世,亦无资历承继皇位,由于他非嫡生。
武德元年,李渊即皇位,立建成为太子。据传,李渊一度欲立比建成小10岁的世民为太子,但他“拜且辞”。
此说不管是否事实,却证明嫡长子承继皇位已成为传统。况且隋文帝替换太子终成大祸的殷鉴不远,就在眼前。唐初有人批判杨坚说:
李世民自以为在唐朝树立的过程中功业超越太子,但因是次子而无法承继皇位。太子建成亦深知二弟不甘心久居人下,是本身皇储位置的最严重要挟。所以,亲兄弟之间为了攫取皇位承继权展开了剧烈的争斗。
在这场政争中,李渊囿于传统观念,
李渊逝世后,李世民回想道:
就是说,李渊在废立太子问题上曾优柔寡断,几经反复。
李渊的迟疑不定激化了建成与世民之间的对立,两边都想父皇之手制服对方,承继皇位。
几经比赛,几番暗战之后亲兄弟总算兵刃相见,只能用武力来解决问题了。
李渊的余生是在耻辱中度过的。仅举父子间三事为例。
榜首例权且称“父耻子雪”。贞观三年(629年)李世民派李靖率大军反击东突厥。年末喜讯传来,他对侍臣说:
太宗拿乃父称臣说事,意在让臣下理解,高祖当年奇耻大辱被他湔雪了。一个“暂”字,一个“偏”字阐明他垂手可得地为乃父湔雪了奇耻大辱,并以此证明他的事功非其父所能望背的。贬父扬己的心态昭然若揭,沾沾自喜的神态溢于言表!
第二例叫“父仇子报”。贞观四年三月,北方各族尊李世民为天可汗;颉利可汗被擒送到长安,东突厥前汗国亡,北方为之安靖。李渊闻讯叹道:“汉高祖困白登,不能报,今我子能灭突厥,吾托付得人,复何忧哉!”
刘邦当年在白登(今山西大同东北)被匈奴马队围困七昼夜,后用陈平策略才得以脱险,此仇刘邦未报。现在东突厥亡,乃父的仇报了。所以,太宗把太上皇请到太极宫,特意为他组织了一次亲贵集会。
这场集会名义上是道贺父仇子报,实际上是要点明他即皇位,实乃天授。若天与不取,反受其咎。
第三例为“父卑子尊”。贞观七年十二月,太宗置酒未央宫。李渊命颉利可汗起舞,又命南蛮酋长咏诗,然后笑道:“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李世民接着说:“昔汉高祖亦从太上皇置酒此宫,妄自矜大,臣所不敢也!”
八百多年前,汉高祖九年未央宫完工,刘邦
刘父身世卑微能当太上皇全仗刘邦拔擢。刘邦当皇帝后,对其父仍以家人父子礼相待。有人劝刘父:
刘父遂跪拜相迎刘邦。刘邦见状大惊下诏曰:
以为其父应有尊号,故尊太公为太上皇。唐人颜师古释道:
李世民明里批判刘邦,背地里却责备其父目光短浅,早该把皇位让给他了。李渊与刘父虽同为太上皇,本质天壤之别。刘父的尊号系刘邦所封,而他的太上皇却是被逼而为,居所也从太极宫迁往弘义宫。
弘义宫原为赞誉李世民“克定全国之功”而建,把乃父迁往那里,表面上的理由是那儿有山林胜景,本质上是弘义宫的规制在太极宫之下。李渊迁到此宫后就被幽禁起来,失去了人身自由,任人摆布,遭人奚落,在各样落寞之中度过了最终的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