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之死真是千古奇冤?

2020-12-21 15:20:44 作者: 袁崇焕之死真

袁崇焕,本籍广东东莞。明万历中进士,从政之初,任福建邵武知县。天启二年(1622年),袁崇焕任兵部职方司主事。明朝后期,后金不断侵扰明朝边境,袁崇焕深感其辱,所以单骑出关调查关外局势,回到北京后,袁崇焕自请护卫辽东。天启六年(1626年),努尔哈赤率军攻击袁崇焕护卫的宁远城时被炸死,袁崇焕升至辽东巡抚。后被宦官弹劾,因而被免职。

崇祯皇帝 登基之后,为了免除后金对明的边境压力,录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 督师 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亲率大军避开袁崇焕的防区,直逼北京城下。袁崇焕得知音讯后率部星夜驰援京师,迫使后金军退回关外。后金军撤退后,我行我素的崇祯皇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反而将袁崇焕拘捕坐牢。《明史·袁崇焕传》说:“会我大清设间,谓崇焕密有成约,令所获宦官知之,阴纵使去。其人奔告于帝,帝信之不疑。”王先谦《东华录·天聪三年》也有相似的记载,崇祯三年(1630年),崇祯帝以“袁崇焕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疑则斩帅”等罪名将袁崇焕处死于西市。

其时,京城大众对袁崇焕咬牙切齿,据史书记载:“遂于镇抚司绑发西市,寸寸脔割之。割肉一块,京师大众从刽子手争夺生啖之。刽子乱扑,大众以钱争买其肉,刹那立尽。开腔出其肠胃,大众群起抢之,得其一节者,和烧酒生啮,血流齿颊间,犹唾地骂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血俱尽,止剩一首,三天读懂我国五千年前史悬案传视九边。”

因为努尔哈赤死于袁崇焕的大炮之下,而袁崇焕是崇祯皇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而死,且“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因而有人以为袁崇焕的死是千古奇冤,袁崇焕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豪。但也有人以为,袁崇焕的死在很大程度上归罪于自己。那么,袁崇焕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以为袁崇焕并不是冤死的人又有什么依据呢?首要,错失良机。宁远大捷后,本是最好的反扑机遇。其时努尔哈赤回到老家,曾悲叹若是此刻明将率军进击,加上朝鲜、 毛文龙 部及周边戎行,后金四面受敌,必会败得很惨。可是袁崇焕有识无胆,居然白白放过这个大好机遇,让努尔哈赤得以缓过一口气来。前史上努尔哈赤就是在这个时分颁下数条法则:包含互易商货、释奴等等才使后金政权缓过劲来。其次,擅杀毛文龙。毛文龙的皮岛基地对后金起的要挟作用是巨大的。其时,毛文龙军与关宁守军、朝鲜成三角之势,每次后金欲深化华夏内地,毛文龙便自后出动军队袭扰后金内地,令其不得不回师救援。努尔哈赤曾叹道:“有毛文龙在,某不得深化敌地,恐家中妇孺不宁也!”史书记载:“崇焕既杀文龙,密报于清议和。清主大喜,置酒高会。”袁崇焕托言毛文龙不听指挥,就地将他斩杀后。清军无所顾忌,所以才干势如破竹到北京城下。

再次,袁崇焕的人品也值得置疑。有史料显现,袁崇焕对奸佞魏忠贤阿谀奉承、极尽奉承。《明熹宗七年都察院实录》记载,辽东巡抚袁崇焕疏称:“厂臣魏忠贤功在社稷,国内之共见共闻,业已铭刻金石,无容职赘,至其身任辽事,誓囗康复,枭灭逆虏……浞古内臣谁有出其右者!”《明熹宗实录》则记载“蓟辽总督阎鸣泰、巡抚袁崇焕疏,颂魏忠贤积德行善,请于宁前建祠,赐名懋德”。

袁崇焕与后金的议和在遭到崇祯皇帝的对立后,袁崇焕便邀后金军进攻,以钳制崇祯议和。袁崇焕在蓟门先招待敌人,后来后金军深夜潜越入关,袁崇焕并不堵截,而是跟随殿后。徐石麒于弘光年间(1645年明南京福王称帝后的政权)所上的对立与清议和奏疏中就说袁崇焕是“阳主战”、“阴主款”,而且以杀边帅毛文龙为向敌人示好之信,以为杀毛文龙以示好后金的说法在《石匮书后集》中也有提及:“督师袁崇焕事,恰当女真主(努尔哈赤)病死,崇焕差番僧喇嘛镏南木座往吊,谋以岁币议和。女真许之,乃曰:‘无以为信,其函毛文龙首来。 ’”而说后金军入寇乃袁崇焕招来的还有《崇祯实录》:“丁酉孙承宗入朝,袁崇焕抵左安门。时戒严,报不即入;漏下,始驰奏簿城下,都人竞谓崇焕召。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