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良将里,谁的兵权最大?

2020-12-21 16:07:21 作者: 五子良将里,

说到三国,人们往往会感到热血沸腾,由于那是一个群雄割据、纷争不断的时代,冷兵器时代的战役,是十分具有魅力的。当然,仅仅是接连不断的战役还不足以使得三国具有如此广泛和经久不衰的人气,与战役随同的,是很多精彩的故事,是悲欢离合、明争暗斗和世事难料。

在那个悠远的时代,三大阵营各自为战,每方都有优异的人才,这些人才一同发明和填补了原本空荡荡的前史,也因而被后世所铭记。

今日咱们说到三国时的人才,信赖"五虎上将"、"五子良将"这些因名著《三国演义》而广为人知的武将集体是很具有论题性的。依照民间撒播甚广的观念,能够牵强和蜀汉"五虎上将"这一尖端武将"天团"相媲美的,恐怕只要才能相对愈加均衡的五子良将了。

所谓五子良将,指的是曹魏实力的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五位将领,他们因在《三国志》中被编入同一传,并得到"时之良将,五子为先"的点评而得名。那么,作为曹魏顶尖武将,他们谁把握的兵权更大呢?

要想处理这五位将军谁把握更大的兵权,最好的方法当然是直接从史书中寻觅他们在何时被颁发的戎行最多了。因而,咱们无妨以《三国志》为规范别离寻觅这五人的状况。首要,咱们看到被普遍以为配得上五子良将之首的名将张辽,在史书中关于他统帅详细数额戎行的记载见于建安十九年(214)。这一年,曹操亲率大军攻击孙权但无功而返,班师回朝之际,他"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馀人屯合肥。"

由此可见,作为主将的张辽其时是带领七千人驻扎在合肥。曹操脱离没多久,孙权带着十万大军攻击合肥,而张辽先是自带八百精兵趁破晓时分闯进敌营左右冲杀重挫其锐气,再是据守城池十余天,总算换来了孙权的撤军。两年后,曹操见合肥的确防务困难,所以"增辽兵,多留诸军",因而咱们能够知道张辽所带领的戎马应当是要远远超越七千。

说完张辽,咱们看看五子良将之首称谓的另一强力竞争者张郃的状况,张郃本是袁绍部将,官渡之战时投靠曹操,尔后屡立战功,颇受信赖。据史书记载,建安二十年(215)曹操西征汉中时,从前"先遣郃督步卒五千於前通路"。原本,张郃是夏侯渊的副将,后者被黄忠所杀后,他便被推举为了曹操西线战场的元帅,号令西线戎马。

张辽、张郃一个统领东线,一个主管西线,都归于有勇有谋的帅才,但相比之下,笔者以为东线比西线压力更小。一方面,孙权的部队精于水战,在陆地上战斗力没那么高;另一方面,孙权首要采纳守势,主动进攻要挟魏国的次数不多。相比之下,西线的曹军要防范来自蜀汉的一波又一波进攻,需求更多军力作为支撑。

接下来咱们看乐进,他身段不巨大,却有胆量、够骁勇,由于在军中的优异体现,曹操将其选拔为张辽的副将,与其一同镇守东线。由于一直是副将,乐进虽然战功显赫,但自己却没有把握多少兵权,在这里咱们不过多评论。因屈服关羽备受争议的于禁算是五子良将中统御才能比较强的一个,据载,建安五年(200)曹操北伐袁绍,于禁由于毛遂自荐担任前锋得到了曹操划拨的两千战士。

跟着战役的深化,于禁还"复与乐进等将步骑五千",也便是和上文说到的乐进一同统帅五千戎马。依据《华阳国志》的记载,建安二十四年(219),为了救援被关羽围困的曹仁,于禁"督七军三万人救樊",可见他在兵权最大时应当是手握三万大军。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