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也许不知道,元仁宗的庙号为“仁”,跟他的一项举措密不可分

2020-12-21 19:17:05 作者: 您也许不知道

元仁宗即位后,即在河南江北行省右丞王约的主张下,将“兴科举”“著为令甲(法则的第一条)”。

皇庆二年(1313年)阴历十一月十八日(1313年十二月6日),元仁宗下诏康复科举。

其诏书称:“唯我祖先,以神武定全国。世祖皇帝设官分职,征用儒雅,崇校园为育材之地,议科举为取士之方,规划宏远矣。联以眇躬,获承丞祚,继志述事,祖训是式。若稽三代以来,取士各有科目,要其本末,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辞章次之,浮华过实,朕所不取。爰射中书,参酌古今,定其条制!”

这次康复科举,直到元亡,元朝举行了十六次科举考试(简称“元十六考”),汉族士人重获正常的晋身途径,民族矛盾有所平缓。#元仁宗#元成宗#元武宗保藏

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应该比阿难答更具有承继帝位的资历——忽必烈在至元十年(1273年)立儿子真金为皇太子,真金共有三个儿子,长子甘麻剌、次子答剌麻八剌、三子便是元成宗铁穆耳,而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是答剌麻八剌的儿子。

海山和爱育黎拔力八达兄弟各有特点。

海山长期总兵北边,很得在漠北作战过的诸王将领的支持;爱育黎拔力八达雅重儒术,身边集合有一批汉人士大夫或倾慕汉文化的蒙古、色目侍臣。

相较而言,爱育黎拔力八达路近而海山路远,所以,爱育黎拔力八达抢先赶回京城,率卫军闯入皇宫,捕杀了阿难答、阿忽台等人。

诸王阔阔出、牙忽都等拥爱育黎拔力八达路即皇位,但宅心仁厚的爱育黎拔力八达路只以监国之名义掌握朝政,另派使者奉玉玺前去边境迎候海山。

那儿海山接到哈剌答孙的密报,也当即率军自金山前哨东返至和林,招集岭北诸王勋戚大会,诛杀了与阿难答通谋的合赤温后王也只里,然后率大军风雨兼程直奔京城。

回到京城后,海山敏捷登位,改元“至大”,是为元武宗。

武宗感谢弟弟义让帝位给自己,即诏其为“皇太子”兼领中书令,确认了他的皇位承继权资历。

武宗在位缺乏四年,却施行了许多变革。

他十分大方,大范围封官恩赐,在中书省外另立尚书省,兴修中都,推广理财方针,发行“至大银钞”和“至大通宝”,强化海运、增课赋税……

这些变革有好的,有坏的,但好的还没展示出其应有的好,坏也没有彻底出现其败,元武宗就挂了,享年仅三十一岁。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一继位,就全盘推翻了武宗的变革办法。

补一句,元仁宗尽管仁,但也不至于“仁”到没有底限。

他之前和兄长约定是:兄终弟及,叔死侄继。

即兄长死了,由他来继位;而等他死了,就由兄长的儿子来继位。

元武宗死前,其宠臣三宝奴、心腹宦官李邦宁都曾苦苦劝武宗立自己的儿子为帝,元武宗都不为所动。

但是,元仁宗继位后,马上杀掉了三宝奴,并逼走了侄儿和世,立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为皇太子。

这使得若干年后,元武宗的两个儿子和世、图帖睦尔回来抢夺皇位、从而为黄金宗族的式微埋下了伏笔。

话说元仁宗在东宫时,就得汉儒王约用心教导,登位后,在王约的点拨下,成为了一代仁君。

四库全书《御批续资治通鉴纲目》卷二十四感叹说:“仁宗之善政屡见于史书者,谓非王约教导于其始可乎。”

仁宗除了废弃武宗朝的全部变革,康复本来的中书省,整理朝政,惩治当地赃官污吏外,推广“以儒治国”方针,作了许多可圈可点的善政。

其间最受人称道的便是康复中断了近四十多年的科举考试。

早在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年)九月,翰林学士王鹗就请行推举法。元世祖下诏中书省与翰林院协商推举程序,到了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现已议定了科举制度为免除诗赋、注重经学,但随着元世祖驾崩,此议遭到了长期的放置。

元仁宗即位后,即在河南江北行省右丞王约的主张下,将“兴科举”“著为令甲(法则的第一条)”。

皇庆二年(1313年)阴历十一月十八日(1313年十二月6日),元仁宗下诏康复科举。

其诏书称:“唯我祖先,以神武定全国。世祖皇帝设官分职,征用儒雅,崇校园为育材之地,议科举为取士之方,规划宏远矣。联以眇躬,获承丞祚,继志述事,祖训是式。若稽三代以来,取士各有科目,要其本末,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辞章次之,浮华过实,朕所不取。爰射中书,参酌古今,定其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