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刘秀陨石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新朝一系列变革办法,短时间确实利国利民,但触动了贵族权势的利益,很快义师遍地,反声四起。其间,更始帝刘玄树立玄汉王朝,抵御王莽政权。王莽面临各路义师,尽管节节败退,可是他还有最终一手主力——四十三万大军。大司空王邑和大司徒王寻,带着这四十多万大军,浩浩汤汤向着昆阳城进发。
绿林军统帅王凤与很多将领举行紧急会议,计划逃跑。这时,东汉的开国之君刘秀站了出来,他这时还仅仅个不起眼的小将军,依托兄长刘縯的实力,在义师中安身。王凤等人对刘縯勋绩卓著本就颇有妒心,对刘秀更是冷眼相待。本想将刘秀轰出门外,但面临郊外连绵不绝的新朝大军,只能冷静下来,请刘秀商量对策。刘秀认为,假如此刻逃跑,昆阳一旦失守,攻击宛城的刘縯各部,也将被各个击破,所以,应当死守,与城池共存亡。因为昆阳守军仅几千人,刘秀计划率数骑去郊外搬救兵。也许是命运眷顾,被围得风雨不透的昆阳城,硬是让刘秀在夜晚偷偷地溜走了。
在定陵、郾城等地,刘秀依托慷慨激昂的言辞,向许多将领陈明利害。在刘秀一番游说后,众将表明乐意调兵相援,就这样,刘秀带着万余援军,来救昆阳。就在刘秀决战前夕,地利相助,竟然有陨石砸向了新军兵营。《后汉书》有载:“夜有流星坠营中,昼有云如坏山,当营而陨,不及地尺而散,吏士皆厌伏。”
原本昆阳城久攻不下,将兵心生厌恶,又有陨石砸营,命运背到极点,王邑四十多万大军的士气锐减。刘秀本着“擒贼先擒王”的思维,亲率三千勇士,直接绕后攻向新军主帅王邑的大本营。王邑看着才三千将兵,小看之极,竟亲率一万戎马抵御,并且命令,没有他的号令,其他部将不得相援。刘秀这三千人,一看见敌军统帅亲自出马,很是振奋,士气大涨,世人不管存亡,冲向王邑。
王邑疲倦的戎马没见过这么凶狠的情势,连番撤离,新军其他将领没有王邑的指令,不敢帮助,只得看着王邑被几千戎马冲得节节败退。守城的王凤等将领,一看这情势,化多日被围的悲愤为力气,立马命令反扑。主帅王邑都被打得落花流水,其他部将更是溃不成军。这时,地利再助,降下疾风骤雨,新军乱上加乱,逃亡者彼此蹂躏,死伤很多。刘秀靠着他的勇敢,一战成名,也为前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音乐美谈——胡笳退敌
说起发愤图强这个成语,则是家喻户晓,若问起这个故事得主人翁,恐怕很罕见人知道。西晋末年大将刘琨,就是这个故事得主人翁之一(另一人是祖逖)。西晋末年,经历过八王之乱后,华夏各地又遍及胡人的铁骑,其间晋阳城(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就遭受了匈奴戎行的掠夺,百孔千疮,百废待兴。幸亏刘琨率军来守,方还晋阳城几日安靖。
刘琨究竟将少兵稀,面临胡人连番的进攻,只得苦苦支撑,等候援军。可援军迟迟未到,城中粮草几无。刘琨突发奇想,夜晚,正值人心安靖入睡之时,刘琨集结会吹胡笳的战士至城楼上,吹出一首首悠扬悲惨的胡笳之曲,使得围城的五万匈奴军士皆伤感流涕,思乡情切,好像楚汉争霸时,楚军听到“山穷水尽声”,丧失了斗志。第二天,刘琨再登上城头,发觉匈奴战士们皆已退去。
孔明城头操琴退仲达的故事很精彩,但究竟是文学虚拟的。而刘琨吹笳退敌,确实是前史上罕见的音乐退兵的美谈。刘琨的著作《胡笳五弄》造就颇高,惋惜失传了。话说回来,匈奴人刘渊树立的政权,假借汉室威名,来收买人心,并以“汉”为国号。刘琨则是中山靖王之后,实打实的汉室后嗣。不知打着康复汉室旗帜的匈奴汉朝,派军来攻击这位实实在在的汉室宗亲,是否还能“师出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