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东方各国为何不绕道黄土高原进攻秦国,而是强攻函谷关?

2020-12-26 20:08:50 作者: 战国时期东方

战国时期是一个很长的前史时段。在战国初期三晋(韩赵魏)依然占有山西时,其进攻秦国并不需要经过函谷关。实践上三晋中的魏国就屡次渡过黄河进攻秦国,其河西郡便是从秦国攫取而来。

那么为什么魏国未能灭掉秦国呢?原因有二:一是在战国前期魏国虽比秦国更强,但强的有限。一起魏国坐落中部四战之地,还要在其他战略方向投入力气,无法将悉数力气用于抵挡秦国。

二则是关中的地舆局势,水系散布有利于秦国防卫。或许有人以为秦国丢掉函谷关就有亡国之虞,但现实并非如此。在有预备的前提下,即便丢掉函谷关,要灭掉秦国也非易事。关中平原的水系由渭河及其支流组成,渭河横贯东西,有利于秦国敏捷将戎行进行东西调集,后勤补给也有保证。

而渭河支流在其南北两边呈对称状散布,实践上构成了一条条天然的防地。战国时期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没有遭到损坏,高原上森林布满,具有杰出的涵水功用。因而渭河及其各条支流的径流量远比今日要大,其水深和河宽都比今日更大,再加上其时渡河东西粗陋,要冒着秦国的长途进犯(弓、弩、投石机)渡河价值很大。因而在战国时代要打破渭河各条支流构成的天然防地,攻到秦国国都并非易事。

到了战国中后期,秦国现已占有山西区域(其时称河东),实力也远远强于关东各国。这个时分假如不从函谷关进攻秦国,而是绕道黄土高原,其难度更大。了解地舆的人都知道,所谓绕道黄土高原进攻关中,实践便是绕道山西进攻关中。至于从晋北经河套从宁夏方向进攻秦国,悠远的间隔和困难的路程,会让关东各国的武士置疑人生。

而山西的地势是由太行山和吕梁山及其支脉搀杂的盆地构成,通行只能经过山脉之中的孔道进行,关于行军及后勤补给非常不方便。而汾河自北向西南贯穿山西连通黄河,有利于秦国经过渭河、黄河、汾河向山西调集戎行,运送军需补给。了解了这一点,就能理解为什么长平之战赵王会临阵换将,急于与秦国决战了,实在是拖不过秦国啊!

这种地势还有利于秦国设置关城进行防卫,实践上山西的古代关塞比陕西还要多。这些关塞往往层层设置,当你攻破一道关塞后,行进不远就会看到下一座关城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山西进攻关中的难度更大,成功的时机更小。

经过函谷关进攻关中,只需打破了函谷关和潼关,就能进入渭河南侧的关中平原。因为渭河南侧的支流发源于秦岭,一般长度较短径流量较小,河宽和水深都较小,更简单渡过,进犯难度要小的多。这便是为什么战国时期东方六国进攻秦国,更乐意从函谷关建议进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