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很好的比如,齐桓公曾出动军队协助燕国抵挡山戎,燕君很是感谢,亲身送桓公归国,乃至送到了齐境。在周制中,诸侯相送不得出国境,桓公为了不让燕君难做,便将燕君走过的土地都割给了燕国。这事能够视作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模范,但诸侯听了这件事会作何反响呢?他们只会愈加尊敬齐桓公,对周皇帝维系的周制周礼反而会愈加恶感。
明面上诸侯中决出个霸主,有利于保住周皇帝名义上的位置,也免受郑卫等小国的欺辱,但在这个外表的荣光之下,皇帝的声威也在深渊中沉沦,再无康复之日。鼓不鼓舞争霸,对周皇帝来说,是两杯毒药二选一的的问题。
春秋五霸保护了周皇帝名义上制全国的局势,客观上延长了周王朝的寿数,但也让周王朝再也无法脱节消亡的命运。
周室的割裂
到了战国年代,周皇帝能起到的效果现已屈指可数,其最大的效果便是作为名义上的全国共主协助诸国中的野心家取得名分,这便有了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公元前403年,晋国的魏赵韩三家联名奏请周威烈王,列为诸侯。前386年,周安王又封爵田和为齐侯,自此战国七雄的格式终究构成。周室怎样才能脱节傀儡命运,没人能给出方法,但至少要坚持联合才是,对外一直有一个一致的声响,这样才有如果的或许。惋惜周室连这一点都做不到。
自周平王始,周室内部发生过屡次宫廷政变,成为诸侯介入周室争权的托言,进一步削弱了皇帝的声威。到了战国年代,周室的割裂到达高峰,周室本就不大的直属领地被两次割裂,先是在前440年,周室分出了西周公国,前367年左右,周室再次分出了东周国。两次割裂让周皇帝丧失了终究的直属领地,成为无根之萍,只能依附于两个周国。连自己的土地都没有的全国共主,天然无法得到全国人的尊重,两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周国当然更没方法力挽狂澜。
周朝的消亡
公元前307年,周赧王由于不许秦武王举九鼎,开脱于秦国,被秦兵驱赶出了坐落东周国的成周王城。周赧王此刻已与寻常小国国君无异。
周赧王不得不投靠西周国,就此后半生居住在西周的王城。直到前256年,秦人以西周君安排合纵为由,出动军队占据了西周国,接收了王城。周赧王再次没了居所,已是八十岁高龄的老皇帝再也经不起折腾,同年就病逝了,也不知道究竟死在了哪儿,周王朝正是消亡。
又过了7年,周室硕果仅存的东周国也被秦相吕不韦派兵攻灭,周室的直系后代完全没了国家,所以也有人将前249年视为东周王朝的终究一年。
周王朝虽然现已消亡,可战国年代还在连续,直到前221年秦灭齐国,战国年代才终究宣告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