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的最终章,孙吴的最后十七年

2020-12-30 20:04:46 作者: 三国的最终章

孙皓为何执迷于主动反击,以至于完全抛弃安居乐业,或许构建愈加保险的防护计划。很有或许是他也知道比拼综合国力,吴国是万万比不上晋国的,只能不断地依托军事冒险寻求奇观。

悌不从,抚之而进。与讨吴护军张翰、扬州刺史周浚成陈相对。沈莹领丹杨锐卒刀楯五千,号曰青巾兵,前后屡陷坚陈,于是以驰淮南军,三冲不动。退引乱,薛胜、蒋班因其乱而乘之,吴军以次土崩,将帅不能止,张乔又出这以后,大北吴军于版桥,获悌、震、莹等。(《资治通鉴·晋纪》)

晋军打开平吴作战后,东吴的许多城池都是不战而降。益州的水师王濬部发展神速,很快抵达建业水面,一起扬州王浑部也在江北迫临。孙皓抛弃防卫,遣吴国丞相张悌和丹杨太守沈莹带领吴军最终的三万精锐北渡长江,企图先打败晋军的陆军主力王浑部,再和王濬部进行水上决战。但是吴军战士早已胆寒,和王浑一战后三军覆没。

王濬部兵临建业后,城内的战士简直都已逃散了,孙皓只得屈服。

相传孙皓到洛阳后,司马炎执政堂上问好孙皓,说早就给孙皓预备好了座位。孙皓依然很硬气,回到“臣子南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

孙皓为了迁都还找了个天衣无缝的理由,有望气的术士说,荆州有王气,对建业宫晦气。迁都武昌,能够依托气来连续孙吴的国祚。关于这样虚无缥缈的解说,那些根基在建业的人士无话可说。

孙皓的迁都的作业适当敏捷,大批建业民众被强制迁徙到武昌。两地水路间隔超越六百公里,仍是逆流上溯,消耗巨大。而武昌本是军镇,迁都又甚为匆促,底子设备并不齐备,不管是一般民众仍是贵族公卿都苦不堪言。

一则童谣就这样传达开来,“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吴国上下对孙皓都大为不满。

初,望气者云:“荆州有王气,当破扬州。”故吴主徙都武昌。及但反,自以为得计,遣数百人鼓噪入建业,杀但妻子,云“皇帝使荆州兵来破扬州贼。”(《资治通鉴·晋纪》)

不久,建业方面就发生了暴乱,孙皓的亲弟弟孙谦还被威胁其间。孙皓搞了个灰头土脸,过了一年,又迁回了建业。

在魏晋替换之际,孙皓忙着迁都,非但没有稳固国本,还凭白浪费了很多民力财力。吴国上下士气大跌。

臣子南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

孙皓迁回建业,一番折腾关于他来说也不是全无收成,孙皓此刻现已完全把握了吴国朝政。随后孙皓就抛弃了缩短防卫的国策,改为主动进攻。

公元268年,蜀汉亡国五年,曹魏亡国三年。孙皓像蜀汉相同,安排北伐。他现已完全把握了吴国,但北方的司马炎却不必定,这也是他确定的吴国最大优势。

孙吴的这次伐晋,气势甚大。孙皓率主力出东关,督丁奉、诸葛靓进犯合肥,大司马施绩走中路,进犯江夏,丞相万彧出江陵,进攻襄阳。除了三路北伐军,南线交州方向也对晋军打开进攻。

成果孙吴的四路反击皆败,晋人此刻还未做好南征预备,并没有乘胜追击,孙吴各军得以保全。

孙皓得出的结论是全面进攻行不通,即改为要点进攻。中西线改守势,丁奉从东路北征江淮,成果先胜后败,退回江东。孙皓决议亲征,乃至将后妃主母都带上了,以示决计。但是吴人并不配合,草草敷衍,此次出征也是为德不卒,不了了之。

吴军已没了创业初期的锐气,皇帝亲征现已激不起斗志了。

在吴军北进的一起,孙皓没有抛弃交州,相反一向在增派援兵。总算在公元271年,也便是孙皓亲征的同一年,吴军将晋军实力完全驱赶出了交州,总算获得了一个相对安靖的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