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冯琦、陈邦瞻等编的《宋史纪事本末》卷十“金匮之盟”一章,书录了宋代有关这一问题的史料。这一章末后张溥的“论正”中提出了“烛斧之疑,事所必无,然正人姑存者,是太宗之忍也”的疑问,但是他又说:“昭宪(宋太祖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升遐,金匮定誓,太祖手挈全国以与弟。皇天后土,实式临之。”如同他又供认“金匮之盟”是确有其事的。这样一来,“金匮之盟”如同成为千秋疑案。
先来看看宋太祖赵匡胤的家庭状况。
宋太祖赵匡胤共有兄弟五人:光济、匡胤、匡义、光美、光赞。老迈、老五早夭,老三匡义后改名光义,老四光美后改名廷美。赵匡胤共有子四人:德秀、德昭,德林、德芳。长子、三子都早亡,故次子德昭成为长子,四子德芳升为次子。宋太祖在位十七年,死时(开宝九年,976年)长子德昭现已二十八岁。按照历朝常规,太祖在位时,应早立德昭为太子。古怪的是,太祖在位时,并未立太子。而那时其弟赵光义因参与陈桥驿叛乱有功,特加宪用,先后录用他为殿前都虞侯、大内都点检、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使之兼任开封府的长官,把握首都治安大权,最终“封晋王、序班宰相之上”,位高权重,其势已可以左右帝位。
再来了解下“金匮之盟”的由来。
据宋代的一些官私史书,如李攸《宋朝现实》卷二,王称的《东都事略》卷十三、司马光的《涑水纪闻》卷一,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及卷廿二、《宋史》卷二四二等记载,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在其子即位后的第二年,即建隆二年(961年)病重时,把她的儿子太祖皇帝、宰相赵普两人叫到跟前来.叮咛太祖说,宋朝能获得政权,是因儿周幼主即位,众心不附之故。咱们应当汲取这个经验教训;你将来百岁之后,当传坐落你弟匡义,
“四海至广,万儿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
太祖当即标明,一定要遵循太后的定见。杜太后因对赵普说: “尔同记此音,不可违泡。”即命赵普在榻前起草一份誓书,所以赵普即在该纸结尾签署“臣普记”字样。最终,太祖把这个文件,藏在一个金匮中,命一位谨秘的宫人加以保管。这便是宋史上有名的金匮之盟。
那么“金匮之盟”是否真有其事呢?
按照常理,假设真有这个“遗言”’而太祖自己又早年赞同,这无疑是北宋王朝王位承继法的一个重要文件。这个文件应当在太祖自己死前予以发布;即便太祖后来反悔,一向不愿发布,但在开宝九年太祖死,他弟太宗即位后也应当当即公诸于世,以标明“以弟继位”有法则依据,理直气壮,使别人无法对立。但是我遍查宋代各种官私史猜中没有这种应有的记载;相反地却是在宋太祖临终前夕,各种“天上宫阙已成”、“晋王有仁心”等符端神话,纷繁出笼,致使引起太祖的讨厌,“认为妖,将加洙。”
假设真有“金匮之盟”,则光义这时早有恃而无恐,可以找赵普请示太祖及早发布这个文件,何须白费心机,假造种种神话,为自己的继位露出马脚?
杜太后立遗言及死是在建隆二年(961年),即太子即位后的第二年。太祖年仅35岁,他的长子德昭此时年已11岁。假设杜太后临终前,她的脑筋还不至模糊的话,她当能加以猜测, 假设太祖活到50岁(太祖50岁死),则其孙也有26岁,早已成人,又怎能从后周幼主失全国为鉴诫,叫太祖传坐落其弟光义?假设真有金匮锁着的重要文件,在太宗即位后,愈早发布愈能稳固自己的王位,何须深藏固封,只怕泄密?
但是现实证明,在太祖身后,太宗对此事如同讳莫如深;就连其时正在罢相下放的赵普,本应乘机劝其主子提前发布盟约,以邀功升官,但他却一向坚持沉默。这就足以反映,“金匮之盟”纯是一个假造的秘密文件。正是由于是假造,才不敢提前发布,只怕有人证出来对质,暴露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