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进攻凉州军阀道路示意图
可是尔后不久,后方有音讯传来说河间(今河北省献县、河间市一带)有人造反作乱,曹操传闻后便要马上回军,凉州别驾杨阜劝止说:马超勇猛过人并且和羌人、胡人联系密切,假如此刻不乘胜追击消除掉他,恐怕后患无穷啊!曹操不听,命夏侯渊带兵留守长安,自己随即回来邺城。曹操一走,马超公然就联合羌人和胡人起兵,很快又占据了凉州全境(注5)。
莫非曹操是真的不知道这么匆促撤军的成果吗?莫非一同低烈度的平叛战役,都非要他亲身去上阵吗?那当然都不是了,撤军是由于他有更重要的工作去做。建安十七年(212年)正月,曹操回到了邺城,献帝诏令曹操“参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这便是他想要做的那件更重要的事,这便是他挖空心思克复关中所想要得到的政治报答,和这个比起来,其他一概都不重要,现已失势的马超还能翻起多大的浪花,河间一小股反贼又算得了什么呢?
(曹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建安十七年(212年)十月,曹操预备再次南下攻击孙权。他的心腹、担任司空军祭酒的董昭又借机说曹操应该再进爵国公、加九锡,以显示他的荣誉(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其时,汉朝的准则规则,臣子受封的最高等级便是“侯”,“王”、“公”非皇族不能封。九锡便是“九赐”,是皇帝赏赐给大臣的九种特别礼器。给曹操封公、加九锡,无疑便是损坏了汉室自刘邦立国以来最为重要的政治准则。所以,当董昭将这个主意向尚书令荀彧征求定见的时分,就遭到了严词拒绝。
荀彧是曹操阵营中才干最拔尖、声威最高、位置也最重要的文官,他的定见历来能够左右曹操的决议方案。曹操也一向十分尊重礼遇这位颍川士族的领袖人物。建安八年,荀彧获封万岁亭侯,封邑千户为诸官之首,曹操后来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荀彧的长子荀恽(以女妻彧长子恽),两边结成了亲家。建安九年,霸占邺城后,曹操曾方案借康复旧制的理由将十三州从头划定为神州,借机扩展自己直接办理的的冀州地盘,可是在荀彧的劝说之下没怎样坚持就抛弃了,给足了体面。建安十二年又给荀彧增封邑千户(复增彧邑千户,合二千户)。建安十三年,曹操接连多达十次要让荀彧由尚书令一职进位为三公(司空、司徒、太尉),可荀彧便是一向峻拒不受,由于他知道一旦自己赞同了,无疑能给自己增加极大的荣誉和权柄,可是现在现已官居司空的曹操也必定就要理直气壮地借机再向上一步,成为皇帝一人之下、其他世人之上的百官之首--丞相(太祖欲表彧为三公,彧使荀攸深让,至于十数,太祖乃止),这是他无论怎样不肯看到的。曹操无法之下,只得吃相极为丑陋地直接硬生生废除了三公职位、一同康复早已废置多年的丞相之职,自己坐了上去(汉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夏六月,以公为丞相)。从那时起,一向亲密无间合作了多年的两个战友,开端离心离德。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又在邺城筑铜雀台(后来又筑了金虎台、冰井台)这种只需皇帝才有资历筑起的高台,僭越之意就越发地披露无疑了。
注5.《三国志·魏书二十五》:阜时奉使,言于太祖曰:“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若大军还,不严为之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太祖善之,而军还匆急,为备不周。
注6.《三国志·魏书十》:彧认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让步之实;正人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
注7.《三国志·魏书十》:会征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八》:及击孙权,表请彧劳军于谯,因辄留彧,以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操军向濡须,彧以疾留寿春,饮药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