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榜下捉婿,七十岁大龄剩男也吃香,富商们争抢要读书人做女婿

2020-12-01 10:27:03 作者: 北宋榜下捉婿

哈喽,大家好,我是馄饨,都说人生有四大乐事,分别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一般情况,这几件乐事,只要发生一件就足以让人欣喜若狂了。可在北宋这个神奇的朝代,“洞房花烛夜”和“金榜题名时”竟然是同步进行的。

想知道具体是什么原因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北宋“榜下捉婿”的社会风俗。

现代生活节奏快,大家都在忙着工作赚钱,一不小心就忽略了终身大事,导致到了一定年龄还没有成家立业,这样的人通常被贴上“剩男剩女”的标签。

在大众印象中,“剩男剩女”听上去可能不太好听,所以家里父母也十分着急地要给孩子安排亲事,但是在一千年前的宋朝,这样的人却是婚姻市场上吃香的单身贵族。

尤其科举考试放榜的那天,一旦有“剩男”榜上提名,立马就会被富贵人家五花大绑回家做女婿,甚至七十岁的老人也不例外。

什么?你不信?那我们先来在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寻找一下线索。

我们都知道,古代科举考试的学生是要上京赶考的,他们往往会住酒店或租房子。

在《清明上河图》中就有一位王员外家开了私人酒店,在酒店二楼,还可以看到入住的学生晚上点着蜡烛读书备考。

根据专家研究,当时有一位来自河南的学生,到汴梁来考试,汴梁也就是今天的开封。

和大多数考生一样,这位河南考生也十分紧张考试结果,期望着能够金榜题名。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焦急等待,河南学子终于在放榜那天得到了好消息,他考中了。

正要激动地振臂高呼时,突然一群人向他跑来,人群中还有人对着他大声嚷嚷道“相公,我们员外有请。”说完就簇拥着这位考生,强行把他带走了。

途中,没想到又有一波人也冲了过来,两群人互相争抢这位学子,学子惊慌地挣扎,但无法挣脱,只能被其中一群人带到一个大户人家。

大户人家的老爷缓缓来到学子面前,和颜悦色地说:“这位公子,我膝下有一小女,貌美如花,倾慕公子已久,愿嫁公子为妻,不知公子愿意否。”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年轻学子才明白原来自己是被榜下捉婿了。

镇定了一会,学子对着老爷深鞠一躬,恭敬地回答道:“在下出身寒微,承蒙爱女厚爱,但家中已有糟糠之妻,嫁娶之事还需与妻子协商。”

其实话说到这份上,这位年轻学子就是在委婉的推脱了,看热闹的其他人都纷纷散去,这位大户人家的老爷也只好心疼地放了他相中的女婿。

其实以上这个案例,真实地再现了北宋时期特有的榜下捉婿这样一种社会风俗。

文人科举中举以后,皇榜之下,达官贵人、富商大户们纷纷一早就聚集在一起,希望通过联姻的方式争相选择这些新科进士做女婿。

这是因为自从宋太祖赵匡胤看重读书人后,各代皇帝也是以身作则掀起一股席卷全国的读书热潮,宋真宗赵恒还写了首有名的《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