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敦煌为中心的西北战略防区走向衰落
西北地区军事战略地位的提升,在秦汉时期得到了重要体现,虽然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草原游牧民族的入侵,但是西北地区的重要性并未得到衰减。
相反关中地区却成为少数民族诸多政权的立足基地,像前秦、后秦,以及南北朝确立时期的西魏等等,这使得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不降反升。
随着隋唐帝国时期关陇集团的崛起,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东以及西北地区战略地位达到新高。
不过随着唐帝国的衰落,以及周边少数民族势力的崛起,特别是五代十国统治者执着于对中原地区统治权的争夺,这使得关中地区的战略地位逐渐衰落,并且在之后的几十年中脱离了在中央政权的稳固控制。
这种现象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关中地区以及以玉门关,为重要核心的西北军事防御地带的东移。
自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开辟之后,得益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诸多功能的赋予,使得以敦煌为中心,以玉门关为核心的西北军事防御体系得以建立。
但是随着关中政治地位的衰落,西北边防的重心也出现了转变,这在明朝时期得到充分体现。
明朝的建立,虽然所面临的游牧民族问题不是非常突出,但是只有蒙元势力与其对抗,也够明朝方面喝一壶的了。
好在西北、西南地区的国防相对稳定,像乌斯藏地区虽然处于明朝的统治名义之下,但是中央却给了他非常充分的自主权,乌斯藏地区也比较稳定,这使得明朝西北边防整体来说也比较平稳。
明朝对嘉峪关防御体系的构建
众所周知,明朝是取代元朝建立起全国性的封建统一政权的,这使得明朝建立之后,难免会受到蒙元势力的威胁和骚扰。
当然北方重回草原大漠地区的蒙古人是一方面,而在明朝的关西地区,同样也有一股蒙古人势力的存在,为此明朝制定了相应的防御政策。
明朝对于西北地区的经略,主要是因为蒙古察合台部族的存在,察合台其实不是察合台汗国,而是元朝时期政府在河西地区成立的一个军政组织。
虽然明朝建立起统一政权,但是察合台蒙古族势力,却依然活跃在关西地区,随着朱元璋时代的大规模西征,嘉峪关已经成为了明军重要驻屯地,这成为了明朝的西大门。《明实录》载:"夷人以种类高者为根基,非根基正大者,不能管摄其族类。请以回回都督佥事写亦虎仙及失伯颜答,管回回委兀儿知院、阿南答及指挥使苦。管。"
由此,经过长期的军事战略地带演变,特别是东移趋势的加强,嘉峪关逐渐成为了东西游牧区和农耕区的重要分割线,这成为明军防御西北、西南不稳定势力入侵的重要据点,因此将其称为明朝的西大门十分贴切。中央政府的关注点转移
我们知道,不论是有汉一代,还是有明一代,无论哪个政权,其实都面临着非常严重的游牧民族势力的威胁。
西汉前中期匈奴势力,经常在汉朝北方、西北边境地区集结大军,这导致西汉前期统治者不得不选择和亲政策,以此希望能够换来稳定的恢复生机时间。
汉高祖刘邦为了展示不屈服的精神,率领大军亲自出征,居然出现了"白登之围"事件,险些命丧于此,堂堂一国之君,居然落到如此地步,这进一步印证了匈奴势力的强大。
并且对西汉的西北,特别是长安地区造成了巨大的军事威胁,因此关西地区的军事防御不能收缩,必须向西开拓,为长安留足安全空间。
而到了明朝,虽然也是面对北方游牧民族势力,但是我们要知道蒙古人是早于明朝在中原建立起大一统王朝的,在游牧民族性格上他们有了非常明显的汉化表现,这使得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上他们都有着明确的纪律性和战略性,因此并不会毫无章法地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