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是公元244年的兴势之战,
魏明帝病亡,曹爽大将军想要建功立威,于是率领大军攻打蜀国,而王平这时是镇北大将军,领兵三万驻守在汉中,但是远不敌对方,王平不顾部下诱敌深入的主张,选择拒敌于门外,不放他们入关。
于是他悬挂了很多旗帜,也是故作疑兵,绵延几百里,魏军不敢冒进,但是长途跋涉,补给困难,时间一久便出现粮草短缺,人困马乏的现象,而后来王平的援军费伊,蒋琬赶到,他们一起夹击曹爽,使得对方死伤惨重。
如果王平放敌人进来,恐怕对方会长驱直入直取成都,而王平又一次的挽救了蜀国。
第三次平定魏延之乱
,诸葛亮终于倒在了北伐的路途中,而他生前也交代如果自己病亡,杨仪和费祎掌管大军,率领部队撤退,而魏延作为军中的上将军竟然没人提前与他商量,而且还让他殿后,这无疑是激怒了魏延,并且魏延向来看不惯杨仪那做派,于是派兵攻打杨仪。
王平再次出现,是他直接避免了蜀国内乱,由于他的威望很高,魏延组织的军队被他劝散,而魏延成为了光杆司令自然也嚣张不起来,如果杨仪和魏延内斗,自然会使得蜀国削弱,而魏国则坐享其成,得到两败俱伤之时再出兵,或者一旦魏延成功,他很可能投降魏国,
所以王平再一次改写三国历史走向。
不可否认王平有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尤其是在后三国时代,他的才能更好的被展现出来,蜀国后期难得一见的将帅之才,确实可以说他在为蜀国续命,但是时势造英雄,一个英雄纵使可以影响历史的走向,但是大趋势不可能改变。
三国蜀国本身国力就孱弱,加上内斗较为严重,多智而近妖的诸葛亮逆天北伐也没有改变最终的结果,一个王平也许只能是影响吧,但是不可否认曾经蜀国也有一位这样有勇有谋的将军叫王平,名字中虽有平,但是确实是谦虚了,才能可并不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