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刘备临死前,说出了同一人名字,若后代提防,历史或将改写

2020-12-02 10:29:20 作者: 曹操和刘备临

当然,抛开此两种可能不谈,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也同样值得探讨一下。那便是西蜀和曹魏进行大战最后落得个两败俱伤的下场,如此一来,东吴在陆逊的指挥下可能会来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尽管这个可能性比较小,但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总的来说,倘若曹操和刘备的“嘱咐”得以顺利执行的话,那么历史确实会发生一些改变。然而影响战争胜败的因素太多,更遑论是天下一统这样的大事。如此,历史发生的改变是好是坏那就不好推测了。但无论怎么说,双方势力形势仍然会特别复杂。

当然,其中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倘若曹操后人将曹操的嘱咐之语听进去并且及早将司马懿一家处死,那么未来肯定不会有篡魏的事情了。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会疑惑,倘若诸葛亮并未派遣马谡率军参加街亭一战,此次北伐是否就能成功呢?

事实上,若是从战事角度来论,就算诸葛亮没有安排马谡出战,北伐胜利的几率也是很小的。

三、北伐胜利?

很多人觉得马谡只会夸夸其谈,因领兵作战在山顶扎营扎寨犯了兵家大忌的缘故,被司马懿大军杀败,以至于诸葛亮北伐失败不得不退回汉中。但其实大家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司马懿此人军事才能并不比诸葛亮差多少,而且很关键的是,为了应对诸葛亮的北伐战事,司马懿带了二十万大军来抢夺街亭。

当时马谡带了多少人马呢?只带了区区两万五千人马,别说马谡只带上这点兵力,就算是让赵云和魏延带上全部人马参战,恐怕也未必是司马懿的对手。换句话说,即便街亭之战诸葛亮自己亲自率兵,可能也会大败而归。

从这一点来看,似乎能够影响三国历史走势的人,并不在于马谡此人是否在街亭之战失利,而在于司马懿此人的死活。因为不论怎么看,曹操这边有司马懿的大军支持,诸葛亮这边都胜算极小。

也就是说,即便街亭一战诸葛亮派遣的是沙场老将,仍然无法如愿以偿北据关陇。西蜀最终败亡的可能仍然极大。毕竟,我们不能忽视刘禅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单是这一点,就让西蜀败亡的几率增加了八成。

因此,说西蜀的败亡跟马谡有关,也许没错,但更关键的应该是跟刘禅这个人有关。而曹魏的败亡,那就必然要说司马懿此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