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家一张纸传了13代,全国或找不到第二张,专家劝说:您捐了吧

2020-12-03 12:03:05 作者: 老农家一张纸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之中,科举考试和诗词一样夺取了人们的眼球,虽然状元在考场上写出的东西基本上很少达到令后世传阅的效果,但是状元的文采确实是毋庸置疑的。而那些获得了了状元的人就如孟郊所写的一样,一洗往日的悲伤与沉闷,从一颗枯萎的小草变得生机勃勃。只不过,成功进入官场后,状元也不一定能成为举世贤才,他们很多依旧抑郁不得志。

在中国科举考试里诞生的状元中,有很多都被淹没在时间的罅隙之中,而那些罕见的在官场上大出风头的状元们,也未曾留下在考场的墨宝,而在当今内地的博物馆里,只有一份状元的答卷被收藏起来了。

1982年,山东青州文物管理所所长魏振圣来到了郑母村,和大多数专家一样,他闲暇时便会去各地走走,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文物动向。但他四处打探消息时,有些村民告诉他,这个村落里曾经出过许多有名的人物,虽然这些人随着时代的变化几乎没有了姓名,但是在过去他们还是风头很盛的。

谈到文物时,村民告诉魏振圣,在村里有一位姓赵的人家,他们将“一张纸”传了13代,虽然很少有人能看到他们的祖传宝物,但是村民觉得过了这么多年,这应该是具有价值的古董。

提起了兴趣的魏振圣经过详细打听,终于找到了这个有祖传宝贝的人家。原来这家户主叫做赵焕斌,祖上曾经出过一个状元,而他们那个传了13代的宝贝就是这位状元的试卷。魏振圣兴冲冲地赶到了赵焕斌家中,令他没想到的是刚到那里的他便碰上了一个软钉子。

魏振圣到老人家中时,老人正在忙活。他赶紧打了个招呼,随后表明来意,但是老人并没有表现得很热络,他只是淡淡地告诉魏振圣自己家中的确出了一个状元,名叫赵秉忠,至于魏振圣感兴趣的那张试卷,他手上并没有。

从事文物研究这么多年,魏振圣早已习惯了老人这种态度,从情理上来说,一个人并不想将自己的祖传宝物告诉别人,这是非常正常的。但是本着爱才的心里,魏振圣依旧选择了不放弃,他决定去了解赵秉忠这个状元。

赵秉忠在1598年高中状元,这一年他才只有25岁。成为了状元后的他进入了翰林院工作,由于心中颇有抱负,他很快就加官进爵,成为了礼部尚书,但是好景不长,1622年她被人弹劾离开了官场,满是愤懑的他在四年后悲伤地离开了人世,等到崇祯时期,他才被官复原职,而这时候的他已经入土多时。

魏振圣在了解了这一详情后,常常去老人家中和他打交道,劝他将这幅状元卷捐出来,第24次时老人才有所松动,决定将他手上的宝贝捐给国家,用它来填补中国宫廷档案的空白。经过鉴定后,这张状元卷的确是万历年间的宝物,而它也是现如今中国现存最早的状元考卷,只不过这份卷子究竟如何落到赵家人手上就不得而知了。老人捐出试卷后,文物局给他们家送了一面锦旗,而这份试卷现如今被收藏在了青州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