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将唐伯虎的“惜花” “葬花”之行为分解结构于第23回和第27回中,并细致刻画描写了宝黛“双玉读书”和“双玉葬花,乃至发展到林黛玉作出《葬花吟》之长诗,最后导致“双玉哭花”。
另外在第62回中,贾宝玉亦有将“夫妻蕙” “并蒂菱“(花),仔细埋葬于土坑中的故事情节。不少事例表明,贾宝玉也是虔诚十足的“葬花人”。
我们可以将《红楼梦》中林黛玉所作的《葬花吟》、《桃花行》两首诗,与唐寅所作的“惜花” “落花”系列诗歌中的一些诗句作出比较,以便体会其中的共同诗意心声。
《葬花吟》:“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唐寅《花下酌酒歌》:“今日花开又一枝,明日来看知是谁?明年今日花开否?今年明年谁得知”?
《葬花吟》:“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唐寅《一年歌》:“一年三百六十日,春夏秋冬各九十。冬寒夏日最难当,寒则如刀热如炙。春三秋九号温和,天气温和风雨多。一年细算良辰少,况又难逢美景何”!
《葬花吟》:“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唐寅《落花诗》(十一):“绿杨影里苍苔上,为惜残红手自拈”。
《葬花吟》:“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唐寅《落花诗》(十三):“红颜春树今非昨,青草空埋土一丘”。
由此可见,《葬花吟》与唐寅所作的“惜花” “落花”类诗,某些诗句之意是何其相似!但也有人认为这些都是巧合。
下面我们再将林黛玉所作《桃花行》诗中部分诗句,与唐寅的“惜花” “落花”类诗歌作一对比。
《桃花行》:“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唐寅《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桃花行》:“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唐寅《花下酌酒歌》:“花前人是去年身,去年人比今年老”。
《桃花行》:“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唐寅《桃花庵歌》:“世人笑我忒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桃花行》:“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唐寅《桃花庵歌》:“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
以上我们仅选取部分诗句,将《葬花吟》和《桃花行》与唐寅的“惜花” “落花”类诗歌加以对比,若再深入探究比较其它,则可能会寻觅到更多的相似意思之诗句。仅上述对照部分诗句,足可说明并非简单的“巧合”而已。难道说,如此多的“巧合”全都会集中在曹雪芹创作完成的《红楼梦》一本书中吗?
已故红学大家俞平伯老前辈,其专业特长原是古典诗词理论研究,却阴差阳错走上了坎坷不平的红学研究之路。他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就发现唐寅的一些诗歌与《红楼梦》中林黛玉所作的诗歌具有很多地相似性,并说:“这虽没有十分的形貌相同,但丰神已逼肖了”。且进一步认为:“《红楼梦》虽是部奇书,却也不是劈空而来的奇书。他底有所因,有所本,并不足以损他底声价,反可以形成真的伟大。古语所谓:‘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正足以移作《红楼梦》底赞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