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一种“假进士”,虽然不能做官,但撑撑场面唬唬人很有效果

2020-12-04 18:31:21 作者: 清代有一种“

现在很多农村中依然留下了大量的明清建筑,相信各位可能都遇见过在一个乡村祠堂正中悬挂着一个“进士匾”,不懂行的一看认为此人了不得,是进士出身。但懂行的一看就知道是个假牙,此进士非彼进士也。当然,也不是所有的进士匾都是假的,但绝大部分都是有水分的。

这些家里挂着“进士匾”纯粹为了撑场面的人称之为“贡生”。既然提到了“贡生”这个词,就不得不仔细地讲一讲清代的贡生情况。贡生是地方上把一些出类拔萃的生员(秀才)选出来进贡给朝廷备用的。贡生名义上要进国子监读书,实际上却是挂个名而已。

贡生具体又分为六种,人们比较重视的是岁贡、恩贡、拨贡、优贡、副贡,这五类贡生和举人、进士一样被视为正途出身,备受赞誉。最后一种贡生称为例贡,说白了就是花钱买的,这类贡生是最让人不待见是也最不值钱的。

贡生说到底其实还是秀才,但是地位要高于秀才,按照流行的话可以理解为“飞机中的战斗机”。清代,一些人备选为贡生之后,很多亲朋好友就干脆称他为“进士”,这是因为中进士是读书人最高的理想,大家顺势恭维他:“您这么优秀的人早晚要中进士。”

这样叫着叫着,贡生们也都飘飘然起来,有些人当了贡生之后,便花钱请当地的长官或者名流写块“进士匾”悬挂在祠堂上面以作炫耀。只不过为了有别于正的进士,匾中进士二字前面或上面一定还要有前缀表明自己的身份,比如岁贡生写作“岁进士”,恩贡生写作“恩进士”,例贡生写作“例贡士”等。

这种事情做得人多了,便慢慢形成一种风气,那些正途出身的五贡家里要是没钱反而还一定会去做,而那些花钱买的贡生因为家道殷实,反而是非做不可的。

然而毕竟是贡生的身份,真的做个进士匾堂而皇之地悬挂在家中,多少还是有点心虚的。所以,这些人将“进士”二字放的很大,表明贡生身份的字眼却放的很小,挂在祠堂里,站在远处一看,只能看到进士二字,不禁让人肃然起敬,因为进士是稀有品种,有的县几年也出不了一个进士。

但要是走进一看,看到上面的小字,识破其贡生的真实身份,有见识的人不免会哑然大笑,给人一种“沐猴而冠”的感觉。当然,乡村里一般读书的人少,只听人进士二字的分量如何,看到匾额时个个都要顶礼膜拜了。

清代这些乡村祠堂,由于时间久远或是遭到意外,或毁或损,后代的子孙重修时新做了个匾挂上去,后人们要么是真不懂,要么是装不懂,把上面的小字给去掉了,于是便成了真的进士匾了,一下子乌鸡变凤凰。中国现存许多的进士匾,恐怕很大一部分都是这些伪进士匾演化而来的。

清代中后期,由于僧多粥少,很多捐纳出身的例贡是指望不上做官的,他们只不过是希望拿着贡生的牌子来糊弄别人。其实这也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为后人所不可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