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对《红楼梦》的高度评价

2020-12-04 21:00:20 作者: 鲁迅对《红楼

鲁迅是著名的现代作家。他是我国新文学的开创者。他不仅在文学创作领域成就斐然,也在学术领域颇有建树。他的《中国小说史略》就是一本非常出色的学术著作。在这部学术著作里,鲁迅高度评价了《红楼梦》。

鲁迅是浙江绍兴人。绍兴是名士之乡,袁宏道曾经这样评价绍兴:“船方革履小,士比鲫鱼多。”陆游、徐渭、秋瑾等人都是绍兴名士的代表人物。鲁迅身上也有一种名士气,他清高正直,性格有棱有角。“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的夫子自道。木心曾经这样评价绍兴:“有骨的江南当看绍兴。”鲁迅就是一个具有魏晋风骨的人。因此,鲁迅也就特别能够体会《红楼梦》的情感内蕴。

鲁迅对《红楼梦》最为提纲挈领的评价是:“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它那文章的旖旎和缠绵,倒是还在其次的事。”这样的评价虽然稍微有一点夸张,却是非常精要的评价。鲁迅是把《红楼梦》放在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史上去看的,他提出了《红楼梦》具有独一无二的文学价值。

为什么鲁迅的评价可以被学术界广泛接受呢?因为《红楼梦》的确是一部很有创新精神的小说。我们把《红楼梦》和四大名著里的其余三部比较一下就知道了。下面我从小说结构、人物塑造和思想内涵三个方面评价一下《红楼梦》。

《红楼梦》也是章回小说。可是《红楼梦》的回目是拟写得很讲究的。《西游记》、《水浒传》里的回目并不是非常讲究。不同的章回,回目的字数不一样。可是《红楼梦》里每一回的回目,都是上下八个字的对联。这些回目对仗工整,文采不俗。而且,《红楼梦》的结构和其余三部小说也不一样。其余三部小说都是世代累积而成的作品,都和民间说书艺术有密切关系。但是,《红楼梦》不一样。《红楼梦》是曹雪芹根据自己的亲生经历改编的作品。《红楼梦》的结构就和说书艺术无关。《红楼梦》的结构是网状结构。《红楼梦》里的故事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前后照应,互相依存。《红楼梦》里没有任何一个故事不和其余故事之间有所关联。比如刘姥姥的故事,就和巧姐的故事有关。比如甄士隐的故事,就和贾雨村的故事有关。但是其余三部小说是线性结构。这些小说的故事是一段段故事连接起来的。比如《水浒传》,作者用了七十回的篇章写了梁山好汉被逼上梁山的过程。这些故事都是互相独立的,基本上互不相关。《西游记》更是如此。《西游记》里的九九八十一难,更是基本上互相独立,毫无关联。这样一来,《红楼梦》就显得非常不一样了。

《红楼梦》里的人物和传统古典小说里的人物也不一样。《红楼梦》里的人物,有不少都是立体鲜明,秉持了“正邪两赋”的人物。比如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等。而其余三部小说里的人物,都带有一定程度的脸谱化色彩。比如诸葛亮,他就是忠诚和智慧的化身,是一个完美的人,甚至是一个被神化了的人。鲁迅对于这一点,都很有感悟,他说:“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就说明他认为《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是一个不够真实的人物。鲁迅对于《红楼梦》的人物塑造,也是非常欣赏的。他是这样评价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人,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的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曹雪芹具有深刻的人性观。他的人性观和孟子的“人性本善”和荀子的“人性本恶”都是不一样的。曹雪芹意识到,这个世界上除了大奸大恶之人和仁人志士之外,还有一类人,是很难单纯地用善恶去评价的。曹雪芹正是因为具有了深刻的人性观,所以《红楼梦》里的人物,形象十分复杂。

《红楼梦》的思想内涵也和以往的小说不一样。《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都是刻画男权世界的。书中还有不少对女性的歧视。比如《三国演义》里写到,猎户刘安为了招待刘备,居然把自己的妻子都杀了。《西游记》里的唐僧,把美女看作洪水猛兽,避之不及。《水浒传》里的女性角色本来就很少,更不用提性格鲜明的女性角色了。那个女中豪杰扈三娘,被宋江许配给了风流好色的矮脚虎王英,众多英雄好汉还把这件事看作一件大仁大义之事。而《红楼梦》里则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为闺阁昭传”的主题。曹雪芹刻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女性。林黛玉、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薛宝琴等都是典型。连卑微的婢女,也可以体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比如刚烈的鸳鸯,率真的晴雯等。可以说,《红楼梦》的性别观念是非常与众不同的。更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红楼梦》不仅赞美女性,还贬低男性。《红楼梦》里的男人,乏善可陈,基本上都是须眉浊物。可以说,《红楼梦》把男尊女卑的价值观颠倒过来了。这是一种矫枉过正,也是一种文化批判。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