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时期打上一仗需要消耗多少钱?这份奏销就有答案

2020-12-04 21:40:36 作者: 在清朝时期打

“打仗不仅仅打军事,而且还需要拼国力。”这句话说的太贴切,一场战争想要取得胜利,需要的因素太多。即使是再怎么优秀的将军,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强国与弱国的较量,往往也是持碾压之势,翻盘的可能性很少。

因此,如今历史学者越来越喜欢,从经济的角度来了解战争。对于白起屠杀赵国降卒的时候,很多学者就专门讨论过,战国时期战争背后的经济问题。那里面揭露了秦国强大的另一面——巴蜀的良田。

有了这样一个角度后,很多热血的历史迷们对于战争有了一种沉重感,因为打一场战争太不容易了,需要准备和投入的物资量也非常大。因为有些朝代的记录太过遥远,只能从一些零星的记载中大概判断,误差还是很大的。

但是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从努尔哈赤建立后(1636年)到清朝的灭亡(1912年),一直延续了总计296年。在这期间打过山海关之战、潼关之战等大大小小几百场仗。“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也不是说说而已。那么清朝时期打一场仗到底需要多少开销呢?一、战争有哪些算计?

想要算清楚一场战争的开销,就必须要盘算一下战争所需的物资。总的来说,大概需要从粮草、军备这两方面来规划。

粮草。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此古代战争必须要确保粮草的供给,否则战争将无法延续。在长平大战,赵国军队尚有六十万左右,结果却因为断了粮草,只能被迫投降。这是前车之鉴,因此后代王朝格外注重后勤。

据《宋史》记载,“兵士二万人,岁食米四十八万斛。”一斛大概等于一百升,因此,宋朝两万人的士兵,需要消耗四千八百万升米每年,这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而且即使按照清朝的标准来算,一个士兵一天也需要两斤粮食,现代人可能觉得惊讶,但在古代油水不足,因此两斤粮食是常量。假设动员十万大军,二十万斤粮食,以天为单位的消耗,对于国家的府库压力真的很大。

除此以外,我们还必须要算另外一笔开支。在明代史料中,车夫运送粮草,运送一车粮食需要同时运送两车,一车是军粮,另一车是自己的消耗。因此,明代的粮草运输消耗率高达一半,清代也好不到哪去。

一支十万人部队的集结,一天的消耗至少得需要四十万斤粮。而根据乾隆三年的粮价标准,一石粮食约等于2.5两白银。按照现在的标准,一石约等于一百斤,四十万斤粮食需要消耗一万两银子。一天一万两的开销,战争若以年为单位,仅从粮草的开支来看,需要四百万两起步。

军备。据史书记载,清代士兵分为不同种类,步兵携带腰刀一把以及甲胄一副,马兵拥有马匹一匹、甲胄一副、弓箭一副、弓箭四十支、腰刀一把。火器营部队,鸟枪一支,携带火药若干。水师部队装备更复杂,不仅拥有火炮、且装备排枪、标枪、腰刀以及火箭。

以上是清军的装备,一般来说水军用的比较少,但步兵,骑兵以及火器部队日常参与配合作战。一般来说,武器都由政府提供,这些开销是一笔巨额数字。想要维持一支十万人的正规部队,户部的算盘需要打烂。

更值得一提的是,军备之中最为昂贵的是战马。早在汉代,想要养活一匹好马,需要两到三个家庭共同配合,养活一匹马可以抵消全家人的税收。而且根据唐史记载,一匹普通的马匹约为三十五两白银,比较高等的马匹价值需要翻四倍,可能有一百多两,若是战马的话,价格同样也要上涨,因此一匹好的战马应该在两百两左右。

一支部队想要保证完整的编制,上千人的骑兵部队是需要的,而且清政府最擅长骑兵作战,因此,骑兵的开销又是一笔天文数字。

以上还仅仅只是维持一支完整的部队,还没有高强度的战斗,并且还没有计算战斗过程中的损失,数额就已经超过了我们的想象。那么清代具体一场战争具体会用多少钱呢?乾隆皇帝时期有一份奏销,隐藏着答案。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