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历代的亡国之君中,能够被后人同情的少之又少,崇祯就是其中之一。
他17岁登基,从哥哥天启手中接过一个内忧外患的帝国,内有百万流民起义,外有满清八旗,侵扰边关。从即位开始,崇祯就下决心做一位千古帝王,中兴大明,为此他拼命工作,殚精竭虑,不近女色,恭俭勤劳,可明朝却并没有中兴,反而却一步步走向了灭亡。
直到死,崇祯也不明白,自己17年一心扑在朝政上,废寝忘食,为何没能挽救大明?他认为都是大臣的问题,才在遗诏中说出“皆诸臣误朕”的话。
对此著名史学家孟森先生,曾给出过比较公正的评价,他说:“思宗而在万历以前,非亡国之君;在天启之后,则必亡而已矣。”
为什么崇祯在天启后当皇帝,明朝就一定会灭亡?这就要从崇祯急功近利、心细多疑、优柔寡断的性格说起。他即位后,一心想要中兴大明,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大国如同烹小鲜,急不来。
例如崇祯一上台,就启用袁崇焕为蓟辽督师,在平台召见时,面对皇上的一再追问,袁崇焕夸下海口许诺:“五年复辽”。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袁崇焕本意是哄皇上开心,可崇祯就当真了。后来袁崇焕到了辽东,进展缓慢,致使清兵围困北京城,而袁崇焕也被冤枉下狱,最终被凌迟处死。
其实袁崇焕不得善终,只是崇祯朝大臣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崇祯在位17年,朝中内阁就换了50多人,并且很多都不得善终。崇祯的多疑,不信任大臣可见有多严重。
其实在崇祯早期的文臣武将中,有多位能够力挽狂澜,挽救大明的人才,例如“关宁防线”的缔造者孙承宗,《清史稿》都直言不讳的承认,倘若让孙承宗镇守山海关,那满清八旗决不能入关。
除了孙承宗,镇守宣大的卢象升和镇守陕西的孙传庭,也曾向崇祯提出过两大良策,如果朝廷大力推广,那就有可能挽救明朝,最少不会让明朝在1644年就灭亡。可惜两大良策,都被急功近利,只顾眼前的崇祯否定了!
一、卢象升——“因粮”策
因粮政策的关键就是粮食,明朝自从万历三大征开始,为了筹措军饷,就不断加派赋税,导致百姓赋税越来越重,很多穷人破产,最终不得不铤而走险,加入农民军,走上起义的道路。到了崇祯年间,这种恶性循环愈演愈烈,朝廷要剿灭农民军,就要加征赋税,而加征赋税势必造成农民破产加入起义军,结果就是农民军越剿越多。
卢象升虽然是文人出身,但自幼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长大后又喜欢研究兵书,因此练就了一身行军打仗的本事。崇祯三年,他出任右参政兼副使,训练出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即后来名声大噪的“天雄军”。
崇祯六年,卢象升带领天雄军前往山西与农民军作战,一举击溃李自成的军队。在与农民军作战的过程中,卢象升发现要解决农民起义,就要在全国推广“因粮”政策。随后他上书崇祯,提出了具体操作方法。
所谓因粮,就是根据贫富差距上交公粮,农民在交够5两的赋税后,不再承担增加的摊派,而是由富户和地主承担,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朝廷的税收,还能保证农民的正常生活,从而在根本上切断农民军的来源。
卢象升在担任宣大总督期间,就在当地大力推行“因粮”政策,虽然在实施过程中,也会有富户冒充、推诿的情况,但总体来说效果显著,一举解决了宣大地区的粮饷问题。当时他手下的天雄军之所以能够所向披靡,就是因为粮饷充足。
最开始崇祯也很欣赏“因粮”政策,可到了崇祯十年,皇太极带领八旗兵攻入关内,围困了北京,崇祯立刻召集天下兵马勤王。战后,为了筹措军饷,崇祯不得不下旨加征280万两“剿响”,为了尽快的收上钱来,崇祯放弃了卢象升的“因粮”政策,而是听信了杨嗣昌的建议,采用“均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