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部队伙食的情况,不同年代的人,有着不同的“第一次听闻”。60后在父辈口中听到红军过草地吃树皮、吃皮带;70、80后在小学课本上读到课文《金色的鱼钩》中,舍生让鱼汤的老战士;90、00后更多的在网上看到视频、纪录片等等。今天就来盘点一下从长征到现在,中国军队的伙食变化。
1934年,红军长征吃什么?
包子饭,何为包子饭——饭、菜定量,每人一份,哪怕是周总理也同样如此。长征途中的粮食供应,主要靠打土豪,少数通过捐助、欠借方式解决,不过,这也只是在东南地区的情况,粮食充足。一路行军到西北时,粮食问题就逐渐暴露出来了。红军西北地区路程多以苞谷、青稞麦为主食。而到了藏区之后,部队里主要吃的是酥油糌粑。1936年四五月间,红军行军至西康炉霍县境,准备三过草地,这时的红军就只能靠野菜果腹了。
1950年:抗美援朝志愿军吃什么?
第一代军工食品——方便面。当时新中国刚刚宣布建立,处于一穷二白的阶段,保证志愿军战士的温饱是当时的一个难题。于是想到了将传统食品面条制成方便面,保质期长,容易食用,方便行军。当时全民响应抗美援朝,出现了“男女老少齐动手,家家户户炒炒面”的场面。当时朝鲜正处寒冬,志愿军在冰天雪地中吃着炒面,也被戏称为“一口炒面一口雪”。
1960~1970年,新中国解放军吃什么?
效仿工人的制度——大锅饭,至此,中国军队的军人们终于能长期的、正常的吃上一日三餐了。到了70年代,国内的基础设施和生产建设,都使得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大提高。可是解放军士兵们的伙食制度,仍然没有得到大的改变。只是增加了饭菜的质量,并没有精确到每个人定量是多少。至于行军演习,则施行炊事车进行用餐,这一时期总体来说,物资依旧紧缺,但军人们每顿饭从以前的五分钱,上涨到一毛钱。
1980年~2020:新时代解放军吃什么?
“斤半加四两”——即除粮食外,保证部队每人每天达到:一斤半蔬菜、一两肉、一两禽鱼蛋、一两豆制品、一两植物油的食物定量。2000年以来,中国大幅度调整了军队食物定量标准,优化食物结构,增加动物性食物品种和数量。动物性食品由每人每天150克提高到280克,动物类品种由4~5种增加到8~10种。倡导吃得科学、吃得健康,是新世纪解放军饮食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