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心狠手辣,开国将士百不存一,为何不杀得罪过他的汤和?

2020-12-06 21:45:30 作者: 朱元璋心狠手

熟悉历史的大伙儿都会对朱元璋这个人很是佩服,就像现在网络上流行的,开局一个碗,打下了偌大江山。对于他的佩服之余,我们也会感到心有余悸,感觉他真的是太狠了,大肆的屠戮功臣,开国元勋们简直是十不存一,只剩下了汤和、沐英、耿炳文等寥寥数人。在我看来,汤和不死,有两个原因。

第一,汤和太聪明

汤和,字鼎臣,濠州人,和朱元璋同为凤阳老乡。汤和还是朱元璋加入元末农民起义大军的引荐人,所以,汤和与朱元璋从一开始就是同乡加战友,可谓是感情深厚至极了。

汤和曾有次发酒疯,得罪了朱元璋,他镇守常州的时候喝多了酒,想见朱元璋但没见到,就不满意的道:“我坐镇在这个城池,往右看就往右,往左看就往左!”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这座城都是我权力最大,我要是想拿他投靠敌人,你也没法子。其实汤和没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只是想让朱元璋更尊重他而已。但朱元璋不这么想啊,你这是什么意思?威胁我?

《明史·汤和传》记载:汤“和沉敏多智数,颇有酒过。守常州时,尝请事于太祖,不得,醉出怨言曰:‘吾镇此城,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太祖闻而衔之。”

汤和和徐达可谓是明军中的第一扛把子和第二扛把子,后来因为酒后失言以及战败的缘故,在大明建立后论功行赏时,二人的差距悬殊。比方是徐达被封为了魏国公,禄五千石,汤和呢?榜上无名,直到第二年才被封为侯爵,侯爵上去才是公爵,而且工资也只有一千五百石。到汤和封公爵的时候都到了立国十一年的时候,朱元璋还特别小心眼的将酒后失言那件事刻在丹书铁券之上。

《明史.汤和传》:“平中原师还论功,以和征闽时放遣陈友定余孽,八郡复扰,师还,为秀兰山贼所袭,失二指挥,故不得封公”。

除此之外,汤和无疑是非常了解朱元璋也非常聪明的一个人,《明史》说他:“东瓯乞身归第,以明哲自全”,“卓然非人所能及”。

汤和是诸将之中第一个知道朱元璋心思的人,他主动带头交出兵权,并想着卸甲还乡,跟朱元璋道:“我年纪大了,不行了,让我回家养老吧。”

《明史.汤和传》:“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

这翻操作让朱元璋龙心大悦,“立赐钞治第中都”,并给他一个监工防倭戍海城的肥差,还让自己的第十个儿子朱檀娶了汤和的女儿做王妃,使汤和也同徐达一样做了皇亲国戚。

到了汤和晚年的时候更是谨慎,自己在家养了一百多个小妾啥的,每天喝喝酒看看跳舞,日子不要太舒服,也不跟人家谈论国家大事,这就是汤和的聪明之处啊,为什么?因为朱元璋特别忌讳结党营私这种事情,傅友德不就是这样被朱元璋给和谐掉的?

若干年后,汤和患病失声,朱元璋闻讯即日探视。汤和病重,“帝为流涕,厚赐金帛为葬费”。汤和死后,皇帝追封东瓯王,谥襄武。

我们先来看看其他同样很重要的四个人,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刘基都是怎么死的?

常遇春是在四十岁的时候班师回朝路上突然暴毙,朱元璋还亲自去参加了常遇春的婚礼,还按照当年宋太宗追悼赵普的规格,来追悼常遇春。

这个时候不可能是朱元璋杀常遇春的,因为还是用人之际,不可能自断臂膀。

《明史·常遇春传》中记载:“师还,次柳河川,暴疾卒,年仅四十。太祖闻之,大震悼。丧至龙江,亲出奠,命礼官议天子为大臣发哀礼。议上,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制曰“可”。

徐达则是患病了,在五十四岁之时去世,朱元璋追封其为中山王,还给其三世皆王爵,这份礼不可谓不大。

而李文忠有点不一样,他生病的时候人家医生去给他治病,结果没治好,死,朱元璋怀疑是这个医者下毒了,直接降低其爵位还追封李文忠为岐阳王,谥号武靖。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