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皇歌舞地,今天未游巡。
幽咽龙池水,苍凉御榻尘。
随风秋树叶,对月老宫人。
万事如桑海,悲来欲恸神。
——唐· 戎昱《秋望兴庆宫》
兴庆宫,并非单一的宫廷,而是唐代长安三大宫廷群中被称作“南内”的宫廷群。自春明门走进长安外郭,便抵达了兴庆宫。李隆基未登基前,他的藩王府便坐落兴庆宫旧址。唐玄宗登基今后,斥巨资翻修扩建自己住过的藩王府,打造了一座规划堪比其它两大宫廷群的奢华内宫。
“半生清明半生昏”的李隆基,在兴庆宫中度过了他的政治生计。开元之初,大唐沿用了武周之治,仍旧保有万国来朝、国泰民安的盛世之景。登基之初的唐玄宗励精图治,在兴庆宫开端了他英明神武的帝王控制。许多盛唐体裁的影视作品,如《长安十二时辰》等,都刻画了兴庆宫的昌盛盛景。
在唐开元、天宝年间,兴庆宫是大唐政治的中枢地点。咱们了解的李隆基与杨玉环之间的传闻亦是,大多产生在这座宫廷群中。兴庆殿、南熏殿、大同殿、勤政务本楼构成了兴庆宫的主体部分,除此之外还有沉香亭、花萼相辉楼等小型修建。
不过,在天宝十五年安史之乱迸发后,因为唐玄宗出逃,所以,兴庆宫逐步失去了政治中枢的位置。当李隆基返京之后,已被太子尊为太上皇的他无法干预政务,兴庆宫亦成为他的养老闲居之地。跟着唐末之乱的到来,长安城被兵乱炸毁殆尽,兴庆宫随之废弛,沦为废墟被风沙埋葬。
天宝初年,是李隆基终身中最春风得意的一年。这时的他尚处于人生的巅峰期,国家亦在盛世君臣的管理下有条不紊。李隆基最喜欢带着他宠爱的杨玉环,来到坐落于兴庆宫一隅的沉香亭游湖赏景。明君佳人,人世胜景,所短缺的便仅仅能记载这一刻的载体了。
在那个没有相机的时代,李白这样的御用文人起到了记载前史的效果。像平常相同,李隆基和佳人见到李白时,他仍是那副醉醺醺的容貌。宦官跑到西市的酒肆中,好说歹说将这位放浪形骸的文人请来兴庆宫。唐玄宗命人为李太白预备座椅和美酒,让他来记载此刻此刻的欢愉。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必是瑶台月下逢。
大文豪的一首《清平调》既出,语惊四座。在文字中,咱们看不到一丝半点分事雕刻的痕迹,完全是随性而发,天然又不造作。李白不愧为诗仙,即使像贾岛、李贺相同的天才诗人,也无法写出这种浑然天成的诗句。李隆基当即恩赐李白千金,对他的才调大加欣赏。
惋惜的是,得到皇帝的欣赏,并不意味着李白能在宦途上有所进步。在李隆基心目中,李白不是个当官的资料,仅仅个御用的诗人算了。千百年后,乾隆对身边的纪晓岚产生了相同的感觉,关于控制者来说这种文人不过是与戏子同等的小丑,绝无可能在官场上有所建树。
李太白使出了浑身解数,仍无法在兴庆宫中发挥他的一生所学,所以他挑选脱离这处富贵之地,从山野间寻找人生价值。李太白走了,可兴庆宫中的风流韵事并未因此而止。大同殿上,吴道子留下了名动千古的《嘉陵江山水图》,成为兴庆宫中的下一个传奇。
李隆基听闻蜀地胜景乃人世仙境,便想将西南风克复刻到兴庆宫中。所以,一代名家吴道子公费出游,来到蜀地博览风景,搜集写生的资料。在领略到嘉陵的绝代风华后,吴道子重返长安。谁知当李隆基兴致勃勃地要求吴道子拿出草稿时,这位大画家却说自己并无手稿。唐玄宗大为光火,吴道子则表明嘉陵风景已被他保藏于心。李隆基阴沉着脸,让吴道子将胸中的山水诉诸纸笔。
所以,大同殿上,翰林学士们看着在案牍上挥毫的吴道子,忍不住为他捏了把汗。吴道子随意地在画纸上勾勒着,只一会嘉陵的山水便栩栩如生,浑然天成。三百里嘉陵风景,在吴道子笔下被展示的酣畅淋漓。李隆基看完画后,缄默沉静了良久,随即连呼三个“好”字。唐玄宗命人将吴道子的山水图影印在墙壁上,成了兴庆宫最共同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