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第七十七代讲述历朝对孔府的封赐待遇,两千多年真正的贵族

2020-12-09 01:38:24 作者: 孔子第七十七

公”由三品官升为一品官,列为文臣之首,明清时还特允许行圣公在皇宫御道上和皇帝并行,在紫禁城骑马,还伴随皇帝“临雍”(观察学务) ,衍圣公每次来京,诸贤后嗣,五经博士,四配十二哲百十多人也都伴随前来。从宋朝宋仁宗封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行圣公”,直到七十六代我的父亲孔令贻,代代世袭衍圣公的封号,现已持续八、九百年了。

孔令贻

孔令贻与儿子孔德成

宋朝曾经,孔子后嗣在阙里的宅第称为“袭封宅”,宋仁宗景佑五年(1038年) 始建“衍圣公府”,今后历代均有所扩建。孔府占地二百多亩,有厅、堂、楼、殿四百六十多间,还有一些门坊、花园等。雕梁画栋,飞管彩拱,奇花异石,凉亭曲桥,称得上是我国最大、最奢华的贵族府第。整个布局是前衙后宅,分为中、东、西三路,与北京故宫类似。中路前为官衙后为内宅、花园,西路是衍圣公招待贵客、学礼、读书的当地,东路有家庙、祠堂,还有亲属的居处。二门里有座“重光门”,是在院中孤零零地盖起一座双层飞簷的门坊,斗拱修建的房顶,八个倒垂的木雕花蕾,门下有石鼓夹抱,左右无墙,往常封闭,从两边经过,只要在皇帝出巡或祭孔时才干在十三声礼炮声中翻开。这是一般官宦人家所没有的,只要列士封侯的邦君才有资历制作。据有关史书上记载,历代帝王中曾出巡到孔庙的有汉高祖、汉明帝、汉章帝、汉安帝、魏文帝、唐高宗、唐玄宗、周太祖、宋仁宗、清圣祖、清高宗等,共十一个

皇帝、十九次出巡来过这儿。这是前史上一切的贵族之家都没有得到过的皇帝“宠幸”。民国今后,蒋介石、孙科、冯玉祥、孔祥熙等国民党要人也都亲身来过。

孔府的西侧,逐个 墙之隔,就是气势雄伟、富丽堂皇的孔庙。孔庙更大,有三百多亩,古木参天,碑碣如林,厅、堂、殿、庑四百六十六间。在正殿大成殿前的平台上,围着曲曲折折的汉白玉栏杆。双层飞管下有十根龙柱,每根都雕镌着石龙,以及明珠、云头,镂空雕琢,功力极深,在阳光照射下,只见云龙飘动而不见石柱,连北京故宫龙柱也不能比美。

传闻每逢皇帝来此出巡,十根龙柱都要用黄绸包裹,避免引起皇帝忌讳。孔庙里还有我国的十台甫楼之一藏书楼奎文阁,挺拔人云,光芒耀眼。我小时分就常听人想念古诗中有赞许奎文阁的语句:

“嵯峨俊阁人宫墙,上有云 梯百尺长。”

此外还有孔子讲学的当地----杏坛,孔子教给儿子习礼的当地逐个诗礼堂, 孔子为官时的寝殿,孔子手植桧树,十三碑亭,以及自鲁以来汉、魏、宋、元、明、清的许多宝贵石碑、门坊和其他奇迹。

孔府的北面,穿过三里多长古柏森森的神道,就是孔子及其后嗣的墓地一孔林。孔林内老柏古桧,翠绿苍郁,四周林墙长达十五华里,占地三千多亩,是我国最大的人工园林。六十多座楼、亭、殿、堂隐现在密林深处,还有上千的古代碑碣和丰厚的地下文物。

孔府、孔庙、孔林,合称为“三孔”。

“三孔”奇迹举世闻名

关于研讨古代政治、军事、经济、文明、修建、书法演化等,都有宝贵的价值,因而素有“东方文明宝库”之称。在曩昔,孔庙、孔林都归于孔府,要由孔府统一办理。

此外,明代皇帝又在北京钦赐宅第,树立孔府在京的官邸。初赐宅在东安门外,后又改在正阳门里,

明英宗时又在西单太仆寺街赐宅,也称做“圣公府”。

孔府的办理机构设在中路前部大堂前东西两边,分为六厅,很象封建王朝的六部。典籍厅、司乐厅,掌管祭祀的典章和音乐,掌书厅、知印厅掌管文书和大印,管勾厅掌管祀田收租;百户厅掌管林庙、护卫。六厅的官员有知印官、书写官、掌书官、司乐官、典籍官、管勾官、百户官等,一般都是四品

官员。此外还有孔府总管、管家、师爷、帐房、祭祀官员等等。

六厅正中的大堂是衍圣公宜读圣旨、审理重大案件的当地。大堂中心有一彩绘云朵的暖阁,内有披着皋比的太师椅,前面长长的红漆公案上摆着文房四宝、大印、令箭、令旗。两旁摆满了正一品爵位的一百多种仪仗和云牌签驾、锣、伞、旗、扇和各种官衔牌,“安静”、“回遍?牌、堂鼓等,那场面好像京剧舞台上扮演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