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茶的具体过程:
1、烤茶:将"蒸青"团饼茶烤软;
2、碾茶:将烤软或蒸青好的团饼茶,用研磨磨成茶末粉,遇坚固时可用曲柄小锯;
3、筛末:用茶罗细细筛取茶末粉,装入茶盒内储存,用毛刷收拾剩余的末粉;
4、煮水:将釜置于炉上,加水煮沸,装入汤瓶;或汤瓶直接放于炉上煮水;
5、点茶:用茶勺取茶末,放入茶盏,用汤瓶注入少数沸水;
6、调膏: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水要喷泻而入,不能时断时续,水呈适中;
7、击拂:用"茶筅"边滚动茶盏,边搅动茶汤,使盏中泛起"汤花"。如此不断地运筅、击拂、泛花,使茶汤面上浮起一层白色浪花,宋人称为"战雪涛";
8、候茶:主人与客人,一起赏识字画,或吟诗作对;
9、品茗:将茶盏置于盏托上,奉客,或自饮。
《知否》里屡次出现茶道的情形,还有祖母特意请宫殿出来的孔嬷嬷教三个孙女规则、礼仪、持家之法。孔嬷嬷就有专门教明兰、如兰、墨兰茶道的画面。其实,茶道最先是宫里盛行的,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盛焉"宋代茶道上起皇帝,下至士大夫,无欠好此。宋徽宗赵佶撰《大观茶论》,蔡襄撰《茶录》,黄儒撰《品茶要录》。
04
宋朝斗茶
对茶道的酷爱,在文人雅士中便兴起了"斗茶"。他们喜欢约上三三两两的人,带上茶具,共享私藏的奇茗。相互比拼点茶质量、点茶技能,聚在一起比谁的茶浮沫色彩更白、更多、更细腻,浮沫凝而不散……这便是斗茶,是宋人独有的雅趣之戏。宋代斗茶之风极盛,而斗茶输赢也就有了一套规范,根据便是汤色和汤花。
汤色:茶水的色彩。一般规范是以纯白为上,其次是青白、灰白、黄白。
"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青白为次,灰白次之,黄白又次之。地利得于上,人力尽于下,茶必纯白。地利暴暄,芽萌狂长,采造留积,虽白而黄矣。青白者,蒸压微生;灰白者,蒸压过熟。压膏不尽则色青暗。焙火太烈则色昏赤"。——宋徽宗《大观茶论》
汤花:指汤面泛起的泡沫。汤花的好坏要看两条规范:
1、 汤花的色泽。因汤花的色泽与汤色密切相关,因而,汤花的色泽规范与汤色的规范是相同的。
2、 汤花泛起后,水痕出现的迟早,早者为负,晚者为胜。假如茶末研碾细腻,点汤、击拂适可而止,汤花匀细,有若"冷粥面",就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作用,名曰"咬盏"。反之,汤花泛起,不能咬盏,会很快散开。汤花一散,汤与盏相接的当地就显露"水痕"(茶色水线)。因而,水痕出现的迟早,就成为决议汤花好坏的根据。
所谓"咬盏"不是仅指汤花紧咬盏沿,只需盏内漂有汤花,不论在何方位,透过汤花看相应部位盏底兔毫纹(油滴纹)都有被咬住的姿态,假如汤花在盏内飘动,盏底兔毫纹(油滴纹)则有被拉动的现象,十分生动有趣,这也是人们为何喜欢兔毫(油滴)盏的原因。
因斗茶的盛行,为了让汤花色泽更显洁白,汤花咬盏的时刻更久,宋代人除了在点茶方法上勤加苦练,(比方宋代闺阁女子多会练就点茶功夫,《知否》中盛家三姐妹专门和宫殿出来的嬷嬷学习点茶,《清平乐》中仁宗称誉曹皇后点茶功夫好。就可看出,越是富有人家的女子,越是要有一手点茶本事),还要有适宜的用具,宋代最盛行的便是用"黑釉茶盏"来点茶。一清二楚、比照激烈。"黑",是点茶所用茶盏"以黑为尊","白",是茶的汤色"以白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