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冰:从周处台到芥子园

2020-12-12 11:19:22 作者: 薛冰:从周处

题图:周处读书台

我国的文明人有时也很古怪,关于与他的教师一齐屈服敌国做贰臣的周处,他们仍盛赞他的读书精力;而关于只是“立身不谨”的李渔却各样苛求疾恶如仇,拒不承认他在戏剧、小说、园林修建、艺术理论、诗篇、出书等各种范畴的成就与奉献;关于相同“立身不谨”的秦淮八艳的面首们倾泻着极大的热心,并不阻碍他们毫不介意地萧瑟李渔。这种文明现象,或许能引起探求我国传统文明的同志们的爱好吧?

——薛冰

从周处台到芥子园

文 | 薛冰

来历 | 《名家笔下的南京》

总是三十年前的工作了(注:本文写于1988年),还在读小学的我,就听教师讲过“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大约是怕咱们效法周处的劣迹吧,说到他小时候怎样烦扰乡里。按例用骆宾王《讨武氏檄》的方法,一言以蔽之曰“州曲患焉”;至于射虎斩蛟,编故事与说故事的人都没跟了去看,故此也只好一笔带过。烘托的要点,则是周处筋疲力尽血污浑身地爬上岸时,竟发现他为之舍命奋斗的乡亲们,正在道贺他的死去!他因而幡然悔悟,奋发读书,总算成为一代栋梁。师长的志愿,天然是期望咱们由此得到启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我常常听到这儿,不由很有些为周处抱冤,觉得他既能除暴安良,便不至于像人家说的那样憎恶;他的高邻们化尽心血估计一个孤儿,怎样说也不光荣!这多半是出于孩子对孩子的单纯了解和天真怜惜算了,未见得有什么道理的。

《周处除三害》连环画

直到五、六年前,读黄裳先生的《金陵五记》,才知道儿时传闻的周处故事,大有不尽精确之处。周处的父亲在世时做过东吴的鄱阳太守,不过死得早了些,则周公子的种种无赖行径,便不能完全用特性的恶劣来解说了。黄裳先生见过他的画像,形象极欠安,道“真是豹头环眼,十足的流氓相”。后来竟然也封了侯。他先是在东吴做到“东观令”,更升为“无难督”、“太常卿”;晋灭吴,饱读诗书的周处又一次面貌一新,成了晋臣,“晋散骑常侍平西将军周孝侯”。他浪子回头时也早不是少年,而是三十多岁的中年人了!但他终究死得的确很壮烈,所以古人尝有“不死东吴死西晋,城南惋惜孝侯台”的惋叹。

这儿所说的“孝侯台”,就是地处武定门下老虎头四十四号的“周处读书台”。尽管知道它切当的地点,却一向没有去过;并不是因为周处终究做了贰臣,我还不至于如此剧烈。以《板桥杂记》出名的明遗民余淡心,也曾毫无保留地高歌“孝侯风烈高千古”呢!我只是觉得小时候受了捉弄,一旦点破西洋景,感情上有些不爽快,也就少了踏访的兴致。

可是究竟仍是去了。

为的是寻找李笠翁芥子园的痕迹。近年以来,读小说、读诗读戏、读画。几无处不遭遇李笠翁,特别一部《闲情偶寄》,通今博古,一应俱全,令人拍案,忍不住动了心念,决意访一访明知早已埋没的芥子园。要找芥子园,最显着的标识是赤石矶和老虎头,天然还有周处台了。康熙初年,笠翁芥子园建成前夕,余淡心的儿子余宾硕作《金陵览古》,曾竭力铺陈那一带的天然景观周处台“高接城巅,下俯赤石矶,左带芳园,高林秀木俊彦竞茂,右凭南岗,丹岩霞驳有若绩焉!城中万户千门,连甍鳞次,眼前相承,览悉尽。”赤石矶下“长河东来,绕城而过,有石枕流,可坐十许人;矶上人家种石榴花数千株,每盛夏花放,凭流回瞰,有若锦焉!都人鼓楫熙游,欢情自接”。李笠翁选中此地运营他的艺术小天地,不能不说是别具慧眼的。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