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特例:明南京城墙形制不规则,有哪些说法?

2020-12-12 23:19:45 作者: 中国历史上空

明南京城墙形制不规则,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空前绝后的特例,对此,有如下的一些说法:军事需求。布衣身世的朱元璋是靠战役攫取全国的,因而,军事需求就成为南京城墙构筑的重要指导思维。“高筑墙”是明初重要的防护思维,其具体做法便是“依山傍水”,使用现有的地势构筑城墙,到达最大的防护作用。朱元璋在京城城垣的规划上,部分采用了国都以矩形为主的古制。

明南京城垣包含了南唐和南朝矩形城址,一起向东扩建的皇城,也为矩形,向北避开玄武湖,向西错开,扩展形成了另一个矩形。北半城沿着天然山水走势筑城,把城西一系列小山丘如石头山、古平岗、马鞍山、华严岗、四望山包含在内,将鸡笼山、狮子山、覆舟山、富有山等山脉制高点悉数括入城内,并把前湖、玄武湖和琵琶湖,别离作为护城河。西南双面则以外秦淮河为护城河。

毫无疑问,这样的国都布局最有利于军事防护。皇权至上思维。关于京城城墙的形状,有的说它为“现在所见到的壶状(葫芦、瓶)形状”,隐喻了道教以壶天、壶中为圣地,以壶公为神仙的思维;有的说它“周边跟着地势弯曲围合而成,其总平面西北窄,东西宽,呈宫扇形”;还有的说它“呈非方、非圆的不规则多角不等边的粽子形”;更有人以为,它按照天上的星宿布局,十三个城门对应了十三个南斗斗极星,表现了朱元璋“皇权至上,永为人主”的愿望。其实,新设的城门放置何地,均有其内涵的原因。

如介于石头、马鞍二山之间的定淮门,是明清时柴草买卖场所,也是大江南北的交通要道。太平门在富有、覆舟二山之间,明代司法组织及明初常遇春、李文忠、徐达等功臣墓均在钟山之阴,都需从这儿收支。朝阳门是通孝陵的必经之路。仪凤门在狮子山西侧,是收支长江必经之路。明初,特别是刚占据南京时,朱元璋及其将领仍是一帮农人起义军,他们更重视有用,他们完全是依据作战的经历和防护的需求来构筑城墙。即便他们受到了一些知识分子的影响,但朴素的有用理念仍主导他们的思维。可见,所谓南斗斗极,并没有多少令人信服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