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县志》辑录:吴川旧制教育

2020-12-12 23:17:27 作者: 《吴川县志》

清末曾经的教育,县建立县学、乡学、社学等官学,但多是名不副实,学员甚少。首要的教育场所是书院、义学和私塾。吴川县地处遥远,县属不大,人口不多,但自宋至清代培养出状元1名,进士17名,举人164名,秀才约上千名。

一、县学

县学设教谕、训导各一人(有时削减一人),担任管束所属生员。清初,吴川人学生员定额廪膳生员20名,增广生员20名。附学生员(重生)每岁科二试,额取8名。雍正元年增至文童12名,武童8名。咸丰时又加额文武每考各5名,共选取文童17名,武童13名。生员人学后,县学教官上课,根本教材是《四书》、《五经》、《纲鉴》等。每月有月课(书面作业)两次,主嬰是作诗、作对联和写八股文。每岁考试,择取最优异的供应膳食,叫廪膳生员,次优者叫增广生员。

二、乡学社学

清光绪曾经,本县有上郭乡学、霞街乡学(1918年停办),(黄坡)十甲乡学共3所;有祥龙、城中、南隅、那蒙、院村、大寮、窑头、樟木、水潭、山圩、丽山、那甯、下磟、平泽、乾塘、潭谷、中村、北村等社学18所,但到光绪年间,多半现已毁废。

三、书院义学

清代,本县首要的书院有12所,义学有6所。书院无固定的学制,教育内容与县学相同,平常实施一日一课,一月一考的教育方法。意图是宣教封建社会的思想道德,为朝廷开科取士服务。书院设山长主教,设监院办理。

茂山书院在博铺镇内,现为博铺榜首小校园址。相传建于东晋太康初年,是楼船将军王濬的修书讲学之所,晋高凉太守杨芳曾在这儿著书。但晋史均未见记叙,所以历代修志者仅存疑问。据《茂山书院志》载,宋末元初,博铺乡处士曾集资重修茂山书院。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举人欧光宸又集资重修扩建,“聚生徒讲学于此,从者日众”。清康熙三十四年(1696),高州知府郑梁为茂山书院集资生息,创建“宾兴”(即奖学基金会)。凡本院童生入学、会试,或当官到差等,均奖发宾兴银两若干。“因为茂山书院活跃惠学,博铺文风怒放”。计宋、元、明、清四代共出秀廪贡举223人。

正疑书院在吴阳街,明万历二十五年(1595)知县周应鳌兴办,清康熙三十年(1692)知县宋世远改为吴阳义学,清道光二年(1822)知县邵世培又改为听涛书院,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办为吴川县高档小书院,民国元年(1912)改为吴川县高档小校园。民国8年(1919)建立吴川县立中校园,民国14年(1925)改为吴川县立初级中学,民国29年(1940)改名为吴川县吴阳初级中学。

梅坡书院在梅菉樟州街。清道光八年(1828)梅菉、高凉、登楼、中六、江口、郑山等堡士绅集资兴修,并以九坡积租银每年243两,作为该院的固定资产。每年府试,鉴别选取生童送书院肄业。书院每月初二日官课一次,十六日馆课一次,作诗、文各一篇,均限3天交卷,成绩优良的给予奖励。每日作业,积集5日缴送山长核正一次。山长首要由六个堡中科甲身世的人士担任。清末广东教育界闻名人士林朴山曾掌管院务。民国三年(1914)改为六堡小学。

同文义学建于明代,一说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在梅菉义学街。《梅菉志》记载,清同治十一年(1872)通判贾淦曾说:“梅坡、同文只能扶植生童,而天真厥如,因倡立小宾兴,捐钱五百贯交董事生息,办义学二所,使清贫子弟得以肄业其间。”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通判彭厚源把它改为“蒙养书院”,民国18年(1929)改为梅菉榜首高档小学。

四、私塾

私塾在封建社会里是适当首要而又遍及的一种教育场所。私塾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启蒙私塾,叫蒙馆;一类是开讲私塾,叫大馆。启蒙私塾的教育使命,首要是读书识字,先读《三字经》、《千字文》、《幼学诗》,然后读《四书》。教育方法是要学生死记硬背,重复认字写字。村庄的赤贫子弟,一般只读一二年,求其粗识文字,能执笔记账记事便称心如意。开讲私塾教育内容首要是给学生解说《四书》、《古文》、《唐诗》,让学生作对联,写文章。教大馆的先生,有些人是秀才或闻名儒生。每馆多达五六十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