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齐、晋、燕、楚等老牌诸侯国比较,郑国的诞生时刻晚得多。
它是周宣王于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把郑地封给了弟弟友,这才正式建国的。
友,也就成为了郑国的第一任国君——史称“郑桓公”。
这儿特别阐明一下,郑桓公的“桓”是他身后取得的谥号,是个美谥;郑桓公的“公”,是他生前的爵位。
依据《左传·昭公十三年》中“子产曰:‘郑,伯男也。’”的说法,郑国的本爵其实是“伯男”。
之所以称郑桓公为“公”,依照陈恩林先生所著《先秦两汉文献中所见周代诸侯五等爵》中的解说,是“畿内伯……入为皇帝三公王朝卿士的,就称‘公’”。
即郑桓公归于“皇帝三公”的“公”。
他这样的公爵只限于一身一世,他的后世后代有必要恢复本爵。
当然,陈恩林先生在《先秦两汉文献中所见周代诸侯五等爵》里边也提到了,“公”虽然是一种爵位,但在诸侯国内,国君不管是什么爵位,都是能够被敬称为公的,那是一种敬称。
不过,郑桓公的儿子郑武公、孙子郑庄公的“公”可不是敬称,他俩也都是“皇帝三公王朝卿士”。
史家因而称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这爷孙仨为“郑氏三公”。
已然郑庄公的生前爵位也是“公”,为何《左传》总是左一句“郑伯”,右一句“郑伯”地称号他?
这是成心的。
把郑庄公的爵位从“公”降为“伯”,不过是要表达出对他的斥责和批评。
作者还在《左传》记载的第一件大事“郑伯克段于鄢”里,理解无虞地解说了这六字的心怀叵测。
原文为:“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
意思是说:“段”虽然是郑庄公的亲兄弟,但他的行为不配称弟,所以无须标明他是郑庄公的兄弟;对郑庄公不称“公”而称“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克”字本是指两敌对实力之间的相生相杀,不应该用在兄弟之间,但他们兄弟犹如仇人,所以用了“克”字。
“郑伯克段于鄢”这六个字的讲究和组织,并不是《左传》的创始,更不是《左传》的创始,而是来源于《春秋》。
《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春秋》作注的史书,称“春秋三传”。
据传,《春秋》为孔子所作,所谓“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也。
其寓褒贬于直叙之中,一字之褒,荣于华衮;一字之贬,严于斧钺。
故有“春秋笔法”之“微言大义,一字褒贬”之说。
“郑伯克段于鄢”的整件事在《春秋》中仅以“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一句话带过。
《左传》则为咱们具体记叙了工作本末。
话说,郑伯是郑武公夫人武姜所生的嫡长子,取名“寤生”;段是武姜生的嫡次子,又叫“共叔段”。
武姜喜共叔段而恶寤生,屡次劝郑武公立叔段为太子。
郑武公没有理睬,而依照周礼的“嫡长承继制”,坚持立寤生为太子。
郑武公死,14岁的太子寤生承继君位,即郑庄公。
武姜要求郑庄公把制邑(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封给自己心爱的幼子共叔段。
郑庄公考虑到制邑地形险峻,生怕共叔段守不住,让母亲别的选择。
武姜所以另选了京邑。
郑庄公就把京邑封给了叔段。
大夫祭仲觉得京邑比国都还要大,不合礼制,激烈对立。
郑庄公无法地说:“这是母亲武姜的要求,我不敢对立啊。”
祭仲说:“你把这么大的封邑给了叔段,一旦他的实力滋长延伸,就难以操控了。”
郑庄公安慰他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叔段的实力公然增加得很快,郑国西边和北边的边邑都倒向了他。
令郎吕向郑庄公陈述说:“叔段的实力快要赶上国君了,一个国家是不能有两个国君,您快想办法除去他呀。”
郑庄公黯然回答说:“不必除去他,他会自己消亡的。”
但共叔段并没有自己消亡,实力持续胀大,一向延伸到了廪延(当在今河南省延津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