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3000年——从油印稿遗珍张世禄《汉语史讲义》整理出版说起

2020-12-16 05:37:38 作者: 汉语3000

作者:申小龙(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编者按

一部手稿遗珍的收拾,展现的可能是跨过千年的文明出题。一部学术专著的排印,夯筑的可能是一个范畴内的理论柱石。出书职业,一直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法,为文明强国奠基。今天,光亮悦读推出汉文明专版,借近来出书的书本,叙述汉语的广博,汉画的精深,以及汉律所具有的准则文明与理性行政基因。

《汉语史讲义》张世禄 著 申小龙 收拾东方出书中心

近年来,笔者在系统收拾我国现代言语学前驱张世禄先生全集。在广泛搜集其遗稿的过程中,意外从张先生教过的学生手中,发现了他上世纪50-60时代汉语史教材4种油印稿,计100多万字。笔者从中收拾出70万字的汉语史讲义。近来,这一效果——张世禄《汉语史讲义》(上下册)由东方出书中心出书,这是继王力先生《汉语史稿》出书后,我国言语史研究的标志性创获。作为张世禄先生辅导的最终一名博士生,我为《汉语史讲义》拂去前史尘灰,以簇新的相貌面世而激动不已。

张世禄《汉语史讲义》的一个根本特征是现代性,在理论上更倾向于把言语作为一个联络系统来调查和剖析。它呈现给读者的,不是一个一个汉语要素的演化史,而是汉语不同前史开展阶段的整个联络网络。特别可贵的是,张世禄把言语史看作社会史的一部分,为读者立体展现了我国三千年庞大前史背景中奔涌不息的言语长河。

张世禄讲义手稿

3000年分合大势

商代曾经,我国黄河流域一带的言语情况十分杂乱。“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礼记·王制》)。据传黄帝时华夏有万国,夏时三千,周初分封的诸侯也有八百。每一“国”(实为部落)都有自己的言语。殷商时期,我国各地既有流动性很大的游牧集体,又有比较固定的农耕出产集体。殷王朝屡次迁都,政治经济和文明的中心很不安稳,活动规模广泛。但殷氏族的言语却十分强势,周灭殷后,在与周氏族言语的交融中锋芒毕露,成为后世共同言语的根底。

周今后,因为中心集权的国家形状逐渐构成,汉语的前史开展大势是一致。至先秦时期,汉民族逐渐构成,构成了汉语最早的共同语方式——“雅言”,且通用规模现已相当大。无论是甲骨文、金文,仍是《诗经》、诸子百家遗留下来典籍,都能够证明,那时的言语,呈现出了一致性。如《论语·述而》里记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在汉代,共同语的流转规模现已很广,因而被称为“凡语”“通语”“凡通语”。它们和雅言相同,都是在北方方言(长安话或洛阳话)根底上构成的。

甲骨文

金文

值得一提的是,三千年来,汉语共同语的开展随社会的演从而汹涌澎湃,从未中止。在这一过程中,汉字摆脱了各地的发音,以形表意,系联起神州方圆的语义国际,将其整合为中华民族一致的意识形状。另一方面,又因为国家幅员辽阔,长时间处于着割据状况,各区域政治经济文明开展不平衡,汉语方言的分解日益加深,构成了言语国际的离心力气。因而便产生了这种现象——跟着共同语的构成,汉语方言的交融趋势加快。但在交融竞赛中胜出的方言却更为强势,方言之间的差异在扩展。

战国今后,“越人安越,楚人安楚”(《荀子·荣辱篇》)。王畿一带的北方话,即雅言共同语,和楚方言、越方言鼎足而居。汉代政治经济一致的力气进一步加强,秦晋方言逐渐交融,但方言不合仍然严峻。这一点咱们从扬雄《方言》一书就可知一斑。汉今后,新的方言在交融和骚动中相继呈现。南粤区域的百粤之族被中心政权降服,自秦始皇以来谪戍几十万人于此,粤地原属僮语一支的言语被汉语所同化,构成汉语新的方言区域——粤方言。五胡乱华社会骚动,“戍膻污染,靡有宁居”,黄河流域大批华夏大众避乱迁闽,旅居南粤。而闽地自周秦今后就不断有征蛮、谪迁、避乱的移居者,移民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至唐末农民起义而愈甚。由此我国南边逐渐构成了闽方言和客家方言。十二世纪跟着契丹、女真和蒙古等异族侵入,巨大的社会骚动进一步加重了方言之间的分合,逐渐构成了较为安定的方言群雄,由此奠定了汉语方言的根本格式。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