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六区县起源考,黄果树下·屯堡人家

2021-01-02 18:32:01 作者: 安顺六区县起

明太祖朱元璋树立大明王朝后,鉴于“霭翠辈若不尽服,虽有云南而不能保”的局势,为了屯垦戍边,开发西南,除让沐英率大军屯驻云南,以抵挡主蒙胧元的剩余实力和时叛时服的土司政权外,还让安陆假吴复择地在“西南冲剧,夷汉襟喉,土厚水深,川潆峰列”(《安顺府志》)的阿达卜寨设栅筑城,并将普定卫、习安州兼并建立安顺军民府,从此作为地名的“安顺”二字,才正式呈现在官方文件和方志典籍中。

西秀区

:西秀区从属安顺市,坐落贵州省中相部内地,贵阳市以西90公里,为安顺市政府所在地,是安顺市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中心,素有“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扼锁滇黔”之称,向来被视为黔中“旱码头”,“商业之盛,甲于全省”。2000年6月23日,国务院赞同赞同吊销安顺区域和县级安顺市,建立地级安顺市。安顺市建立西秀区,以原县级安顺市的行政区域为西秀区的行政区域。

普定县

:普定之名在历史上呈现较早,在建置上往往与今安顺市亲近相联。这一区域向来是彝族的世居地,所以在宋朝时被称为"普里部",是东爨乌蛮的一个部分,南宋宝祐五年(公元1257年)普里部内附,置普定府,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废府置普定路,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置普定县,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置普定卫,清康熙11年(公元1672年)改普定卫置普定县,1913年依然沿袭,尔后没有改变。普定之名早年用彝语记汉字,设置府、县、卫之后则完全是汉字汉意,为普天之下一片安靖之意。

平坝区

:平坝之名始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闰四月置的平坝卫,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平坝卫设县,名安平县,民国3年(公元1915年)内务部以与直隶安平县、云南省安平厅重复,改名为平坝县,为"地多平旷"之意。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关岭之名,如按传说之时核算,算得上是贵州省中县名来历较早的县份之一。相传三国蜀丞相诸葛亮南征时,曾与部将关索在此安营扎寨。因为关索将军体恤民众,深得民心,士人感之,遂以岭命名为"关索岭",县以岭名。明洪武五年(公元1392年)命关索岭守御千户所入永宁州,1913年废州置永宁县,1914年更名为关岭县,1958年省入镇宁县,1961年复置县,1981年3月建立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置和宏州、达安州,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筑城,置纳吉堡。"纳吉"为布依语地名,"纳"为田,"吉"为某某当地。十八年改和宏州为镇宁州,改达安州为永宁州,镇宁之名从此开端。县名带有统治者打压少数民族以到达"安定"之意。

紫云苗族布依族苗族自治县

: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废康佐长官司,七年置威远营,八年置归化厅,1913年废归化厅置归化县,1914年因与福建省归化县同名,遂以城郊紫云洞而名为紫云县,1958年入长顺、望谟二县,1961年康复,1965年建立紫云苗族布依族苗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