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影视与消费强IP的共舞空间 上海还能做什么?

2020-09-22 07:21:17 作者: 放大影视与消

让“不设限的产业”共同实现综合效益的倍增

这些年,《我的前半生》里贺涵偏爱的“深夜食堂”火了;唐晶的家、王漫妮向往的栖身之所、房似锦的上班途经地都指向了苏州河畔的河滨大楼,许多人以此为原点,远望陆家嘴、步入外滩源,呼吸上海的时尚与经典;而《谁说我结不了婚》与《幸福,触手可及》同时带热的卡丁车场,已在年轻人的国庆假期行程单上拥有一席之地。

景点留念、美食同款、时尚潮玩……看起来,上海取景为文商旅提供的“可消费”场景渗透到了城市生活的每一处。不过,楼嘉军提出更开阔的思路——“影视+”之外,不妨放大“+影视”,即让消费市场主动对接热门影视;附加的除了传统消费市场外,更应注重与体验经济、创意经济、虚拟经济以及5G等高新技术赋能的产业相融合。

学者注意到,除了经典IP,许多原创影视作品的市场效应很难预设。“+影视”则不同,那是消费市场的顺势而为。“各种产业都可以主动拥抱、对接影视作品伸出的‘接入口’。”他以《卡萨布兰卡》为例,那间后来成为游人刷情怀的爱情胜地,其实是电影爱好者在重看无数次影片后,把“我刚好走进你的那间”咖啡馆实地复制了出来。“那是体验经济在几十年前的样貌。而今,手握大把热门IP的上海影视产业,以及拥有更多高科技、新经济的上海消费市场,其实需要一场多维度的奔赴。让不设限的产业在更深层次互动中打开想象空间,实现综合效益的倍增。”

可以试想这样的场景:某都市剧晋升新爆款后,剧中人驾车赴约的爱情名场面被车企幻化成VR场景体验;剧中借新一代航拍仪表白的一幕被5G运营商带入到万物互联的魔法空间……消费体验似乎无有尽头。

“对消费市场的畅想其实也在倒逼影视内容的生产者。”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蒋为民提醒,所有影视作品为消费引流的前提,是受众心甘情愿为“IP体验”买单,“正本清源地看,需要作品本身过硬”。她说:“现在的‘007’系列电影常会向世人展示最新款跑车,电影为汽车引流,前提是先有一个‘007’强IP。《罗马假日》几十年来都是全球消费者的旅游宝典,因为它首先有了让人念念不忘的共鸣。”好的作品在先,内容本身散发的市场影响力才能绵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