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承德: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2020-09-26 05:19:30 作者: 和合承德:各

其实,博物馆里的不少老物件,刘良和张雅丽也辨认不出是什么。“有老人来参观,他们一眼就能认出来,我们会马上记下来,之后再去考证。”张雅丽说,很多老物件虽然没有太大经济价值,但承载了满族人的记忆,是无价之宝。

刘良带着记者参观了博物馆,最后驻足在一个满族花轿前。这个花轿有一个缺憾,少了轿子顶上的龙头。抬轿子的人有个规矩,人在,龙头不卖。“最近听说老人去世了,我准备把龙头买回来,要不然可能就散失了。”刘良说。

传承文化能致富

在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张桂贞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传奇人物。她右臂伤残,却是民间工艺美术家。她是汉族人,却传承了满族的铁编技艺,再把技艺传授给不少满族村民,带动他们脱贫致富。

9月初,记者来到张桂贞家,只见大门口的牌匾上写着“丰宁满族自治县选将营乡二道营村非遗就业扶贫工坊”。走进屋子,几位大婶儿在扎骨架、糊彩绸,张桂贞则在一旁指导。她们正在做满族宫灯。

丰宁满族铁编技艺经过200多年的传承发展,将绘画、剪纸、编织、刺缝等艺术元素融入其中。张桂贞是铁编技艺传承人。

“你是汉族人,为什么选择传承满族技艺?”记者问。这也是不少人见到张桂贞后会问的问题。

张桂贞说,这要从爷爷那一代说起。她的爷爷是生意人,走南闯北,学会了不少手艺,包括满族铁编技艺。张桂贞的父亲是木匠,手也很巧,传承了这项技艺。张桂贞同样心灵手巧。小时候,她观察过父亲做灯笼,几次下来,就学会了。

1997年,张桂贞做起了满族铁编技艺宫灯。“那时候巴掌大的灯笼我一天能做十几个,一个卖3块钱,扣去成本,能挣两块多。”张桂贞说。乡亲们看到她扎灯笼挣钱了,都跑来学。这其中,就有张桂贞的四嫂赖树枝。

赖树枝是满族人,2002年之前,在村里种地,一年收入只有几百块钱。现在,赖树枝白天在商店卖东西,晚上做灯笼。“一个灯笼批发价30块钱,她一晚上起码做3个。”张桂贞说。

张桂贞没有算过总共教了多少人,但一年几百人是有的,有满族人,也有汉族人。

张桂贞的人生真正发生转变,是从“非遗”二字走进她的生活开始的。

2016年,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的工作人员找到张桂贞,说要帮她录视频,申报“非遗”。录视频的人一进村,就被乡亲们围住了。

“录片干啥用呢?”

“这是给我录‘非遗’呢。‘非遗’就是老辈传下来的手艺,录这是为了宣传咱们的传统文化。”张桂贞现学现卖,其实她之前也不知道什么是“非遗”。

如今,丰宁满族铁编技艺已是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8年,在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的支持下,张桂贞的“非遗”就业扶贫工坊成立了,很快,周边四五个村的近百人加入了工坊。

张桂贞今年55岁,年轻的时候,她连县城都没去过几趟。如今,她天南海北到处飞。哪里举办“非遗”博览会,县里就安排张桂贞参加,以扩大铁编技艺的影响力。

在成都的一场博览会上,张桂贞的任务只是表演铁编技艺。没想到,不少观众在现场等着她编,编完后立马买走。“带的铁丝都不够用了。”说完,张桂贞笑了起来。

在秦皇岛市的一场博览会上,张桂贞获得了另一份惊喜——收了一个研究生徒弟。“她是河北大学的研究生,看了我的表演后,很喜欢,跟我说一定要学。”张桂贞说。这个徒弟在现场学了半天,然后加了张桂贞微信,之后张桂贞就在线上指导她。一周后,徒弟制作的灯笼已基本合格。“很开心!只有年轻人对铁编技艺感兴趣,它才能传承下去。”张桂贞说。

2019年,工坊收入40万元,利润20万元。在工坊的库房里,记者看到满满一屋子灯笼系在一起。“这是客户预订的,过几天就发货。”张桂贞说。

居委会里有“红娘”

居委会主任一定是“所长”,这是潘家沟社区的传统。

这个“所长”是少数民族婚介所所长。潘家沟社区位于承德市双桥区,隶属于潘家沟街道办事处。社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以回族居多,占辖区总人口的42%。在这个社区里,大龄未婚男女较多,择偶面比较窄。针对这一情况,2012年3月,潘家沟社区成立了少数民族婚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