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湛江建高楼——观《我和我的家乡》有感

2020-10-10 13:17:44 作者: 我在湛江建高

在外工作久了,年纪增长了,而乡恋越是如同老酒一样浓郁醇香。去年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还记忆犹新,感怀祖国的繁荣和昌盛。今年“家”与“国”喜相逢,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便成了我的“对口菜”。五个故事的主角用不同的方式建设着家乡,诠释了他们心中柔软的家乡之情。在影院的我整个情绪随着情节的推进不断被调动,纸巾湿了,不知是笑着哭、还是哭着笑,久违的感动弥漫在心间。

让我印象尤为深刻是影片中《神笔马亮》故事,出生在东北山村的马亮感慨:“很多村子都老了,年轻人都走光了,希望自己能为家乡做点事情”。就这样开启了他用善意谎言“欺瞒老婆”建设家乡的扶农助农之路。村民团结一心帮助马亮应对“老婆的查岗视频电话”。故事中的“俄式假发”和网络信号停摆的“梗”让观众捧腹大笑,村中墙面劳作的风景画和田野里大气的稻田画让我们觉得原来真是创作来源于生活,生活便是画作最好的承载。马亮用一支“神笔”勾画出一幅幅生动的家乡人物、风景画,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

是呀,他原是有天赋的画家,为了家乡的建设,他放弃了一些,却得到了更多。生活中,众多的扶贫干部都是时代的精英,在扶贫的路上“冲锋上阵”。

曾何时,我的家乡是这样的……

在爷爷那一代,人们开门是山、抬头是坡、迈步是坎,爷爷想去县里赶集,光走路就要走上几个小时,背着买来的木板一走就是天黑。

在爸爸那个时代,村里人一起花钱、出力建了一条土路,这样一来,就方便多了,人们赶集完回到家里,还可以做晚饭。

到了我这一代,土路铺上了水泥,通到每个村,甚至每个家。如果我要去赶集,那就是1个多小时的事,一个上午来回,还能回家来做午饭。

现在不仅是交通方便了,人们的通讯也变得很方便。

在通讯方式落后的年代,听爷爷说,他们只能依靠一封家书,一枚邮票,那从村口传来的吱呀吱呀的自行车声,和那身绿色的邮差服,是每个村庄、每户家庭都热切期盼的。

到了爸爸这一代,网络通讯从1G到2G 时代,一年可以往家里打两次电话,寄两次“家用”,回一次家。

等到我这一代,全村人都用上了手机,4G网全覆盖,玩起了抖音、刷起了小视频、打起了视频电话,再也不用一年只见一次面了。

家乡的变化也折射了整个中国巨变的过程!

虽然我的家乡被许许多多的“马亮”建设着,但今天属于中建大军一份子的我,尽管远离了家乡,而我也在湛江,和神笔马亮一样,用我的才情,为湛江城市建设“添衣、增彩”。

我们中建人也在祖国各地建好了一栋栋历史高楼。(蔡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