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新文艺群体的声音

2020-10-14 05:19:43 作者: 听听新文艺群

三年前,我们的群里有87个人,到今年年末还剩12个。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说,“兄弟们,我找到新工作了,不干这行了”。剩下的人先是调侃,随后祝福。大家都知道这行太苦了,几乎每天都有人拿着链接来问:“这不是你写的故事吗,怎么被人抄袭了?”那些抄袭的网站、人、公众号都千奇百怪,专门做女频的App抄了小毛的悬疑恐怖长篇小说,卖药的微商抄了二壮的童话故事……我们觉得很荒诞。

大家刚入行时,对自己的版权在意得不得了,作品那可是亲儿子啊!然而,你呕心沥血写成的稿子,别人只需要一分钟复制粘贴,五分钟融梗,十分钟洗稿,就能收获同样甚至更好的效果。刚开始还会去撕扯、叫嚣、讲道理,但后来次数多了,也麻木了。甚至会有人说:“别给我发这些了,我又没法告人家,你让我看了我还闹心。”

其实,写作是一个漫长且痛苦的过程,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删掉,为了几句台词抓破头皮,连做梦都在想那段剧情怎么才能更好一点,这样做出来的成品,被人随便抄袭、盗用,甚至倒打一耙,没人在这种时刻还能保持好脾气。对于抄袭这件事情,我们已经习惯了没有结果的维权,身边朋友常把这句话挂嘴边,“维权是最吃力不讨好的事儿,因为你从开始的那一刻就注定失败”。原创作者大多都经历过这种时候,开始你想让对方赔偿,删除抄你的稿子,再道歉了事。最后你只想要个道歉,对方却嚣张地说:“有本事你告我去啊!”毕竟现在知名作家告赢个版权官司,执行起来都千难万难。甚至好不容易赢了,回头一看抄袭者两年前就赚得盆满钵满,然后牙缝里抠一点渣赔了完事。类似的事来个几次,就没人想管维权这事儿了。

创作很难,原创更难,但我希望社会能够保护好每一个踏实认真码字的人,否则用不了多久,内容市场就要被洗稿、抄袭、融梗的人占领。对我们来说,那才是最坏的结局。

互联网圆了汉服的“破圈梦”

作者:杨娜(知名华服文化传播者)

小时候,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汉族没有传统民族服饰呢?时代进步了,我们就只穿西式时装了吗?可为什么其他民族服装就是传统的象征,作为礼仪服装保留至今呢?然而,这些问题一直没有找到答案。

华服文化传播者杨娜 资料图片

直到2006年的一天,我偶然在论坛里看到一篇关于“汉服”的帖子。汉服,全称指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体系,它就是我苦苦找寻了十余年的那件民族服饰,只是因为历史原因,它从我们的生活中淡去了。后来我疯狂在网络上寻找有关汉服的内容,想知道这件衣裳的背后承载了什么,为什么有这么多人自发地在为这件衣裳的推广而付出努力。那时的我虽然不明白,但却坚定了一个信念:我也要加入他们,因为这是我失散多年的汉家衣裳。

大学毕业后,我出国留学,和在英国的汉服爱好者一起成立了“英伦汉风”汉服社,为海外汉服复兴助力。回国后,我组建了北京第一家汉服社团,编写了第一部汉服复兴史,编写了第一部汉服复兴历程专著《汉服归来》,开设了第一门中学汉服选修课,完成了第一篇以汉服复兴为主题的博士论文……

我终于明白了初识汉服时的困扰,正是因为汉服的实践活动与理论解释之间存在着悖论——汉服的制作和应用充满了建构主义色彩,与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和文明相伴而生;但汉服的理论却几乎局限在“中国古代服饰史”的桎梏里,甚至把“汉服研究”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画上等号,混淆了作为社会实体民族和作为政治实体国家之间的差别。这时我更加清楚了自己应该做什么,那就是完成理论的重构。历时4年,联合多位汉服复兴中的中流砥柱,我终于完成当代汉服的第一本理论著作《汉服通论》,这本书也即将于2020年年底前出版。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民族名字的开端,就是衣冠。十余年间,作为一个纯粹的民间“草根”活动,汉服爱好者们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互动,实现了汉服的“破圈梦”,也“穿”出了一条文化复兴之路。虽然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于我而言,待到两鬓苍白、步履蹒跚时,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这一生为汉服复兴拼尽了全力”,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