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宗富虽然出生于世家,但是魏家的下一代年轻人已经没有人学唱皮影戏,唯一对皮影戏感兴趣的侄子,也因家人的反对而没有跟着叔叔唱戏。目前魏宗富的侄子常年在内蒙做建筑装修,年收入超过10万元,远超过在环县唱皮影戏的收入。正所谓“艺人死光,皮影灭亡”,手艺无法传承的问题普遍困扰着环县的戏子匠们。
有一次,直播间的观众问敬登琨现在有没有徒弟。出生于皮影世家、作为环县皮影第五代传人的敬登琨对此有着沉重的心理负担,他对直播间的观众说:“我的父辈们把皮影推进了一大步,但是到我手里却要灭亡了。”
一个完整的皮影戏班通常由五位艺人组成,其中包括一位负责演唱和耍皮影的前台艺人以及四位伴奏艺人。伴奏艺人分别演奏四弦、唢呐、笛子和打击乐,相比于演唱,这四样乐器的入门难度较大。因此,目前在环县虽然有很多女性皮影戏爱好者,但基本上大家都在学习演唱,少有人学习乐器的演奏。
但魏晓莉作为极少见的女性四弦演奏者,很快在快手上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她认为是直播间观众们对她不间断的鼓励,使得她有动力不断精进自己的四弦演奏技艺。
魏晓莉演奏四弦 | 截图自快手魏晓莉账号
每天晚上8点,魏晓莉在菜市场把店门一关,便骑着电动车赶往环县的一个小广场和爱好者们会合。大家纷纷打开直播,不耍皮影,只是清唱皮影戏,由魏晓莉拉着四弦伴奏,每天几乎都会唱到11点多再回家。
魏晓莉在使用快手的两年中通过直播礼物收入1万元左右,对她而言,收入并不是最重要的。魏晓莉希望有人能在直播间联系她去村子里唱戏,这样她一方面可以满足自己的表演欲,另一方面也可以带着哥哥的戏班子,帮哥哥多找一些演出机会。
快手的出现,使环县皮影戏在民间已经逐渐失去的娱乐功能被重新激活,新的媒介从表演形式、演员构成以及观演关系等多方面,为这门传统戏曲注入了新鲜血液。对环县的许多人而言,他们开始用新的感知方式来重新接触皮影。
这是新的戏台,也是新的希望。
编辑 | 杨 晶 崔晋博
策划 | 王嘉琳
监制 | 冯存健
董银龙当时也在直播间内,他感受到了敬登琨内心的落寞。在那一刻,他的脑海中突然闪过了要跟着敬登琨学戏的打算,他想弥补“敬叔”内心的遗憾。
敬登琨与董银龙合奏担水谱 截图自快手账号“道情皮影传承人敬登琨”
董银龙跟敬登琨表达了自己想拜师的想法,希望辞去自己现在的工作,跟着戏班子学艺,但敬登琨犹豫了,他希望为董银龙的未来负责。敬登琨清楚,对于一个还未成家立业的年轻人而言,唱皮影戏是无法养家糊口的。
虽然二人没有正式确立师徒关系,但此时的董银龙已经买了一把四弦,并开始经常通过微信向敬登琨请教四弦的演奏方式,敬登琨也是毫无保留的指导他。
2020年夏天,疫情好转,环县当地各村的庙会又恢复运转了,敬登琨准备下乡演出。董银龙恰好因为要帮着家里收花椒,于是从打工的定边回到环县老家。他借此机会找到了敬登琨,希望能够跟着戏班子出去演几场戏,敬登琨同意了。
这一趟下乡演出为期一个月,他们先后去了十几个村子,过程中董银龙不仅跟着敬登琨学戏,也帮着敬登琨经营他的快手账号。
相比于敬登琨而言,董银龙在新媒介的使用方面更加熟悉,更会拍摄,也更懂得直播过程中如何与观众们互动,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敬登琨在快手使用上的迷茫感。新老两代人基于新的媒介形式,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虽然敬登琨与董银龙通过快手发展出的师徒关系在环县的戏子匠中实属特例,但新媒介确实为不同代际间的沟通与理解,构建了一种新的契机与可能。
推倒藩篱:女性皮影戏表演者的崛起
在环县当地的社会传统中,女性是不可以进入庙门的。而作为服务于庙会、具有祭祀功能的环县皮影戏,自古以来也就没有女性的表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