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里的“疗愈艺术”,开启艺术与内心的交流

2020-10-21 09:21:16 作者: 美术馆里的“

“豆本工作坊”展览区域“豆本工作坊”的参与者大多是素人,在独立艺术家阿咸(张茴菁)的启发下整理思绪,并将记忆落于笔端。豆本的创作方式有点像四格漫画,或者连环画,但其故事的表现更为自由。

展出中,有一件豆本的作者是一位妈妈,她以地理的方式画下正在读初一的儿子成长的痕迹,在哪家医院出生,读了哪所幼儿园,搬了家,又读了小学,再到了如今的中学。这位妈妈质朴地画下了儿子每一个成长的环境。据赵姝萍说,原本当天的工作坊针对的是初一学生,但因为课业太重,儿子只能在一边写作业,由妈妈代劳,她一边画,一边询问儿子各个阶段所在环境的细节,再按描述画下操场、花坛等。妈妈所画下的细节,也如同再一次经历了儿子的成长。

“豆本工作坊”中,一位妈妈为儿子画下生活地图有一件豆本来自一个叫小宝孩子,她曾经看了一个《喜鹊与岩石山》的故事,讲述了一只喜鹊每次回来都会给光秃秃的岩石山带来惊喜,后来岩石山上长满了树木,但是喜鹊却因劳累而死。但她觉得结局有点悲伤,他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把结尾改成喜鹊带来了一群小喜鹊,它们衔来种子播撒在岩石山上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喜鹊与岩石山》的故事,被小宝小朋友改编为《小鸟和小山》一个个豆本,记录的是自己的故事,也是城市的故事,豆本画下了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也看向了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尤其在疫情以后,每个人的行动范围在缩小,开始更关注自己的城市和所在的社区社群,乃至自己的内心,同时也重新审视人与自己、与城市的关系。

一个有关童年记忆的豆本刘海粟美术馆馆长阮竣把“‘艺术社区在上海:案例与论坛’系列工作坊成果展”看做是“艺术社区在上海”展的回响,“案例与论坛”从学理性和方法论的角度就“艺术社区”进行剖析,并强调了“社工艺术家”“社工志愿者”的概念,工作坊则是一次次的落地实践。在此前展览引发出的“微城市”、城市生活圈的诸多探讨,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下,艺术和与艺术相关的疗愈如何更多地发挥作用,除了多方推动外,也需要更多的社工志愿者、社工艺术家去实践。而展览是一个通道,它通过不同载体(音乐、艺术、豆本)连接所有人、激活城市生活,与参与者、与参观者的相遇和互动,让我们再次发现这座活生生的的城市。展览会在10月底落幕,但对艺术社区的探讨,将一直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