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江里没水,大家趁着晚上一起过去的”“一过江都是趴着前进,不然白天容易被发现”“过江走了十天才到目的地,部队在山里辗转,打了不知道多少场战役”……在赵希富的描述中,我们仿佛可以透过散去的硝烟,感受那段炮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战场不分前方后方,炊事员也同样处在战火之中。“怕什么,要死的话早就死了,跑也跑不掉。”面对死亡的威胁,赵希富耿直的回答引得大家哈哈大笑,却也让大家打心底里敬佩。
战争胜利后,回到祖国的赵希富一直在部队工作到退休,现在住进了护理院养老的赵希富喜欢穿着外孙送的红色唐装,每天晚上打打麻将,爽朗健谈、精神矍铄,完全看不出是患了癌症需要每周透析三次的病人。
家与国同运 携爱前行
今年92岁的陈其焘退休前是安徽医科大学教授,曾经指导并参与安徽省血吸虫病防控工作,对安徽消除血吸虫病做出过重大贡献。
“那时候医疗条件差,百姓患上血吸虫病后身体大受摧残,我去看了之后非常难受。”1955年,陈其焘于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安徽医科大学任教,1955年,他在广播里听到安徽动员专家进行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后主动请缨,从此长期战斗在防治血吸虫病的第一线。2016年,已值89岁的陈其焘还沿着安庆—池州—铜陵—宣城—芜湖—马鞍山,考察了当年与血吸虫斗争的战斗地点。“当地人都恐怕已经不知道什么叫钉螺咯,我看有的地方都已经变成了旅游景点。”陈其焘笑道。
今年2月,他主动和老伴一起住进了护理院。“我们都反而觉得住在家里还不如一起住养老院快活呢!”陈其焘和老伴的住的房间被他布置得像家一样,充满了生活气息:台灯、报纸杂志、照片、墙上贴的画……这些都是一点点从家里搬来的。而墙上陈其焘亲手制作的“恩爱照片墙”最为引人注目。
照片墙的底布是一块老床单,上面有序粘贴拍摄于不同时期的自己和妻子的留影,从黑白小照到彩色照片,每张照片旁都附着手写的备注:“这是最早的结婚照片,1950年拍的;这是结婚50年时拍的,这是结婚60年时拍的…这是老大老二老三…从当初的两个人到现在的四世同堂,我们俩携手走过了70年,我把它都纪录了下来。”陈其焘说,他和老伴在学生时代相识相知,到组建家庭,再到现在儿孙满堂,这一路走来,小家庭收获很多,也见证了祖国的一步步发展。
“社会发展太快了,现在我们可以在专门的机构养老,有人照顾生活起居,每天黄昏听到楼下广场舞音乐时,我就觉得,现在我们的生活真幸福啊!”陈其焘再三感慨道,这样的老年生活状态,他很满意。(邓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