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阅读在上海④|上海书画社一甲子:一笔一画间体悟古韵

2020-10-30 09:20:15 作者: 艺术阅读在上

从1970年代后期,1980年代开始,上海书画出版社开始转型了,进入到现代意义上的出版业。以卢辅圣为代表的前辈们经过现代美术训练,包括绘画和学术后,进入出版界。他们站在更高的一个层面,站在学术、研究和创作等多方面的视角,再来看待中国传统艺术在当代的发展。卢辅圣先生最大的贡献就是把学术引入进来了。以前,书画出版更多的是一种作品的呈现,图像的呈现,是学习某种技能的呈现。到了卢先生这一代人的手里,通过多种的出版方式,如期刊运作、期刊发表、学术研讨等,把学术研究的内容加入到书画出版中。同时,他们也在用前瞻性的眼光和学术的素养来推进学术建设。

中国书法宝库

朵云轩上海书画出版社二十五周年纪念展销会在80年代到90年代,董其昌研讨会,《朵云》杂志、《书与画》杂志等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这些是有前瞻性的。因为当时文史方面的学术发展已经比较深入了,而艺术领域在这方面从事的人员相对少。有些一流的学者居住在海外,交流确实受到了阻碍的。因此,那时候《朵云》杂志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交流平台、它聚集一批人,同时来关注一些重大的学术课题。这些学术课题的设置跟卢先生为代表的前辈的眼光,对艺术史研究的看法,关键节点的认识有非常大的关系。这也奠定了之后,书画出版社学术出版的基因。

1981年10月26日,第一届中国书学研究交流会

《书法》杂志四十周年纪念庆典现场澎湃新闻:书画社基本上是从艺术本体的角度,从学术和艺术的独立性,从80年代一直到现在,都将它作为中国艺术的重要的基石来做, 尤其不容易。

王立翔:首先,因为出版社的命名已经规定了出版方向。 第二,我们引入了一批出版人,都是以此为专业擅长的,在这个领域当中不断地生根。

澎湃新闻:我们也知道,很多书画出版社的编辑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学者,如王中秀先生对黄宾虹的一些整理,一些编辑在离开书画出版社后,在上海美术界也十分活跃。

王立翔:对。他们也得益于书画社的氛围和项目。我们最早是对黄宾虹先生的遗存文献进行了整理。这和卢辅圣当年在国美学习阶段对黄宾虹的认识是有关。后来,我们与浙江博物馆合作,共同启动了对黄宾虹先生的整理工作。王中秀先生当时已经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资深编辑了,他在领受了任务之后,非常投入,不计得失,坚持了10多年,一点一点地把黄宾虹的遗存的文献整理出来。以此说明,我们一批出版人都在各自的领域当中,长期耕耘,付出,有的要10年甚至20年的经历。

澎湃新闻:应该说这么多年这10年来上海出版社的学术一直延续,并且在深度上不断地拓展。如出版了《董其昌全集》、《吴昌硕全集》、《海派艺术大系》等。你到了书画社以后,对整个基因的继承和弘扬和再拓展有着怎样的逐渐清晰的过程?

王立翔:前期,我通过学习和消化,对书画社的积累有了一个认识。第二,我也梳理了不足的地方,避免走一些弯路。我们在符合文化传播意义的同时,还要保持企业的经营行为,让它能够良性地,更有优势地做好传播工作。这必须要考虑方方面面。

《张珩文集•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

张珩与中国古代书画鉴藏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张珩文集•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出版首发仪式结束后全体来宾、专家学者大合影书画社在前几任的领导的运作之下积累得非常好,格局非常宽。比如,最早的一条产品线是书法,包括法字帖,技法的辅导出版物等,这几乎跟60年的历程是相辅相成的。这种优势我们必须要保存和发扬。 第二,在后期的选题中,要围绕当初的优势产品线进行展开,先巩固,再提升。因为学科是在不断发展的,所以怎么样继续做好学术高地,需要我们在后续不断加强。